孩子讀的繪本有哪些科學分類,按年齡段該怎麼選擇?

鐵樹媽媽


在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過程中,選書的確是很重要的,遇到過很多媽媽因為選擇的書不合適,而影響到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那麼,面對市場上,網站上琳琅滿足的圖書,我們究竟該如何給孩子選書呢?既要參考孩子的年齡段,也要考慮孩子自身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0-2歲以紙板書(也叫卡片書、洞洞書)為主

0-2歲的孩子比較適合卡片書、紙板書也叫洞洞書,這類書的特點就是既是書又是玩具,很有趣,很耐撕。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一起讀,這些書的作用就是啟蒙,讓孩子接觸到書,對書有了一定的好奇,也會因為和媽媽一起玩書這種愉快的體驗,從而喜歡上書,喜歡上聽媽媽讀書


也可以選擇一些圖畫書讀給孩子聽,但是記住這個階段我們讀給孩子聽的書,情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節奏和韻律,以及大量的重複。聽起來有一點傻傻的,或者充滿戲劇性,或者讓人興奮,圖畫要有豐富的色彩,書上要有大量的他們經常能夠看見的熟悉的東西



3-6歲以圖畫書(也叫兒童繪本)為主

3-6歲的孩子以閱讀繪本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圖畫書,這類書的特點就是圖多字少,以故事的形式出現,主要靠圖畫來表現內容,但也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孩子天生喜歡故事,而且又是看圖的高手,所以除了聽媽媽讀,也會自己看,雖然不識字,但毫不影響他的理解和喜愛。孩子真正閱讀習慣的培養也就開始了。


這個階段給孩子選書,最重要的就是情節一定要有吸引力,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讓孩子感到愉快。3歲開始,孩子是很難坐下來專心聽你讀書的,因為他開始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他身邊的一切都對他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他想做的事情太多。


情節的難易程度應該根本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不要覺得文字多就是好,圖畫多字少就是浪費


6-7歲可以讀一些橋樑書作為圖畫書向純文字書的過渡

隨著閱讀習慣的養成,孩子看過很多繪本以後,慢慢的,專注聽故事的時間越來越長,理解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個時候孩子不再滿足於圖畫書,他希望聽到情節更復雜一點的故事,而且書對他的吸引已經不止於圖畫,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買一些橋樑書給他看。


橋樑書其實就是引導孩子從圖畫書向純文字書的過渡,這些書的特點,還保留了一點圖畫,但更多的是文字,主要是通過文字描述故事,而不是通過圖畫來呈現故事。


童年裡不可或缺的科普書和漫畫書

除了繪本圖畫書,孩子也要讀一些科普知識書,這類書與繪本的不同就在於它具備一定的知識性,孩子可以通過這類書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也有利於上學以後的學科綜合。孩子小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會問我們很多為什麼,那時因為他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尤其是男孩。這個時候,我們經常讀一些這類型的書給孩子聽,可以不斷的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去思考,去探索。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上了小學還在看漫畫書,很多爸爸媽媽就會覺得這樣的閱讀沒價值,這些書是沒用的書沒營養的書,很多人對漫畫書存有偏見。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孩子為什麼喜歡漫畫書,因為它讓人感到輕鬆愉悅,還能開懷大笑。這就是價值。曾在一本書裡看到,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變成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著。而且它們比經典文學更能培養出有較強能力的讀者。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漫畫的內容是健康的即可。


小晗晗愛閱讀


有散文類、詩歌類,文學性比較濃厚,有助於讓孩子感受語言美;故事類,情節豐富,比較吸引孩子,有助於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科學類,有助於提高幼兒常識。

3歲以前建議看洞洞書、布袋書,內容多是生活物品認知,比較適合孩子,這類型的書本設計比較有趣,吸引孩子,而且書的材質比較厚,孩子撕不爛。3到四歲適宜看以圖為主,圖大,但裝飾和插圖較少,以生活中常見的內容為主,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以無意注意為主,不會分析理解主圖和背景圖的聯繫,可以參考《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四到五歲建議以圖為主,極少量文字為輔,五到六歲想象力和邏輯能力開始發展,經過引導,可以猜測和聯繫上下圖之間的故事情節,可以選擇圖文結合的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