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付出,而是理解

爱不是付出,而是理解

北京是个不太爱下雨的天气,可能天生高贵,不愿低头流泪。自从来了北京,便不喜欢下雨天,总感觉天气阴沉沉,雾霾天好像要来。

老家每次下雨,爸妈总会在微信里跟我分享,发小视频,滴滴答答的雨声似乎告诉我,不在一起的我们其实距离依旧很近。

上班日的某一天上午,老家又一次下雨,老爸依旧给我发了小视频后,习惯地来了一句,你看下雨了,我不打扰你了啊,好好上班吧……好像多说一句,就会影响我上班,却又忍不住分享一下。

不放过我每次发感慨的朋友圈,不放过北京每次的坏天气和治安问题,总是第一时间通知我……成了他们的日常。每次的关心却点到为止,不会多一句唠叨。

看着老爸发的小视频,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下雨天。我曾是那么喜欢下雨天,因为道路泥泞,爸爸妈妈可以不用上班,还有我的哥哥坐在炕上亢奋地告诉我,今天不用上学……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耐心等待着爸爸做的好饭。听着滴答的雨声,非常动听,甚至比煮东西咕噜咕噜的声音还让我雀跃。那时,家里给了我们外面没有的温暖,一台黑白电视机给了我们下雨天共同的消遣。

在我的记忆中,下雨天就是难得的齐聚时光,虽常有争吵,却告诉了小小的我,什么是烟火气。可能因为年纪最小,上学也早,住校也早,离家也早,让我非常依赖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而下雨天也是我最为盼望的,每次下雨,道路不好走,是不是会封路?是不是买不到票?今天我们是不是都可以呆在家里?

高中开始外地求学,离家12年,共计50多次的返程,我会想念小时候的下雨天,可能上天感应到了我的暗示,很多次回校,回工作岗位,恰逢下雨或者下雪。山西弯曲陡峭的道路,常会被封,告诉我今天走不了了,也算意外的惊喜。

后来,细细一想,可能我就是天生爱折腾,爱远方,却又恋恋不舍,爱家里。可能人就是在如此纠结反复中,慢慢尝到了生活的滋味。随着年纪的增长,窝在家里的时间少的可怜。

自从哥哥去了天堂,我发现不仅下雨天窝在家里的时间少的可怜,原来少了一个人的家,烟火气也是少的可怜。气氛压抑,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躲着回忆,因为它蔓延起来最为可怕。原来我最依赖的不是家里的时光,而是因为家里有人,缺一不可。

大自然依旧纯真,阴晴冷暖照旧变换。家里却不会自动调节温度。妈妈悄悄收起了家里所有哥哥的照片,爸爸不愿接触所有有儿子的人,而我记不起来哪天我的哥哥走了,我却没来得及看他一眼……自然而然,我也忘记了小时候最爱下雨天。

毕业后,我依旧选择留在北京,爸妈欲言又止,想让我留在身边,却又不想违背我的意愿,对女儿的爱和包容最终转化为异常敏感的关心,除了手机,他们也在小卡片上记录我所有朋友的电话,两天不联系便满世界找我,生怕我也哪天突然离他们而去。

从此,离家的我压力陡然骤增,担心他们因失子之痛而忧郁过度,这个家越是民主和宽容,我越是自责。痛失儿子,让心情的苦闷过早地反映在父母的身上,特别是一生好强却身体不好的妈妈在哥哥走后,突然 得了干燥综合征的慢性疾病,一着急上火,便没有一点唾液,更何况是眼泪。

2016年,妈妈宫颈癌住院,倔强的他们怕我担心,隐瞒了很久,一如当初隐瞒哥哥意外离世。不同的是,第一次我刚毕业,这一次,我刚换了新工作。所幸,没了亲人的他们最终还是委婉地告诉了我,在母亲做手术前我赶了回去,陪她直到出院一起回家。也所幸,检查及时,癌细胞没扩散。离家的时候,爸爸出门送我,天气阴沉沉,似乎要下雨。妈妈没有出来。我想她的心情应该如这要下雨的天气,因为干燥综合征,她许久没有眼泪,想哭却哭不出来。

上车后,终于忍不住的我第一次因为离家哭了半个多小时停不下来,不敢回想的话却迟迟在脑海停留。医生告诉我:你妈妈实在太幸运了,晚三个月检查,可能就真晚了……妈妈一直说:下次要再得病,我真就不治了,她是一向很有主见的人。

“爱不是付出,而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了涂磊老师这句话的真谛。

对于爱,付出容易,因为我有,但理解更难,需要你真正感受到对方的内心,需要多大忍耐和换位思考,把握对他刚刚好的尺度,让他好。而我们多少人只是一味给与我们有的,却从未理解爱的真正含义。

生活照旧,返回工作岗位的我,忙忙碌碌。多次坚持把他们接来北京一起生活,却被婉拒。老爸老妈在我面前提起哥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依旧悄悄关注着我,却又不敢多打扰,怕是隐藏了太多的宽容。怕是每次我对于唠叨的烦躁让他们小心翼翼地去调整,嘿,不敢多说,怕闺女烦我了,只剩闺女一个人了,不能给她太大压力。这种忍不住的关心和保持距离的刻意,让我觉得可爱又沉重。

一抬头,没了雾霾的北京,天气甚好,突然发觉北京好久没下雨了,让我也开始等雨来……

PS: 由于有了宝宝,终于把爸妈接到了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