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诗你肯定背过,但你是否了解过白鹭?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它:“黄嘴白鹭”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黄嘴白鹭属于涉禽(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有“三长”——嘴长、脚长、颈长,全身纯白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发怒、争斗或警告其他鸟类时,黄嘴白鹭的羽毛会立起来,非常漂亮。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在中国,大连地区是黄嘴白鹭的主要繁殖地。黄嘴白鹭在大连属于夏候鸟,每年4月中旬左右从越冬地回来,9月中下旬陆续向南迁徙。

目前,大连周边的蛇岛、蛋坨子岛、矾坨子岛、行人坨子、元宝坨子都有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但我们对黄嘴白鹭仍有很多不甚了解的地方:

它们怎么营巢?在哪里取食?迁徙策略如何?在哪里越冬?……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今年7月,阿拉善SEE“任鸟飞”项目伙伴“大连高校环境联盟”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在蛇岛选取了4只成年黄嘴白鹭,为它们佩戴了GPS卫星定位跟踪设备。

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GPS传回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黄嘴白鹭不为人知的一面。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1

育雏取食:往返上百公里

每年5—7月是黄嘴白鹭的繁殖期,它们经常选择在近海岸岛屿和海岸悬崖岩石上以及矮小的树树杈间营造群巢。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黄嘴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通常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也常仁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鱼类,在退潮时也会站在海边礁石上捕食。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育雏期的亲鸟常会飞到蛇岛对岸的一些滩涂湿地上去觅食,将食物带回来,从嘴里吐出喂给幼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黄嘴白鹭在岛屿和陆地间穿梭,每天往返2-3趟,抚育下一代的任务非常艰巨。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在陆地上,黄嘴白鹭主要选择在旅顺双岛湿地周围觅食,有时会飞到70公里外的复州河入海口处取食,来回150公里左右,也是不容易啊。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周边的一些湿地,这对繁殖的水鸟非常重要。

2

迁徙:急性子和慢性子

8月中上旬,黄嘴白鹭陆续离开繁殖的岛屿,到邻近的陆地上活动。白天它们在滩涂、河流、盐田中活动和觅食,晚上则飞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

从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在大连的各个滩涂或河流、水库边,都有机会发现黄嘴白鹭的身影。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9月下旬,黄嘴白鹭开始迁徙。它们的传统越冬地在东南亚一带,而迁徙策略可能和不同个体的性格有关。

性子急的黄嘴白鹭,积累够了能量就动身,中途基本不停。比如4号黄嘴白鹭,从大连出发,不间断飞行36小时到达台湾屏东,停歇16小时后又连续飞行25小时,最终只用了77小时就到达了菲律宾。

4号的迁徙行程直线距离3000公里,途中最快速度达到了95km/h,大部分时间在低于100米的高度飞行,最低高度4米,基本是贴着海面飞行,这和飞机很相似,只在中间经停,加满油后再次起飞。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性子慢的黄嘴白鹭,不疾不徐地,走一路,停一路,吃一路,玩一路,晃晃悠悠,以最省力的方式到达越冬地。比如3号,从大连飞抵马来西亚的越冬地,用了54天!途中将中国沿海城市看了个遍,而且越南沿海也逛遍了。只有从越南穿越南海到马来西亚的过程中,用了25小时到达对岸,只在中间南海的某个小岛上小憩了一会儿,看了看南海岛屿的风光。

这就像坐了一趟观光列车,走走停停,最终也到达了目的地。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3

越冬:生活有规律

黄嘴白鹭到达越冬地后,一般会选择固定位置栖息。比如到达马来西亚的3号,连续20多天的日常活动是非常有规律的:每天晚上飞到同一地点休息,第二天飞到3公里外的滩涂觅食,每天如此往复。

所以从GPS轨迹上看到的是以休息地点为中心的一些放射型线段。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马来西亚越冬的个体活动规律

一点尾声

现在,由于海洋的污染、湿地面积的减少、淡水的缺乏,大量湖泊、河流干涸,黄嘴白鹭的栖息地逐步减少,尤其是育雏时的觅食地迁徙时停歇的湿地面积萎缩严重,这给黄嘴白鹭种群数量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

希望更多人重视黄嘴白鹭的生存状况,加大保护和研究力度。期待北方春暖花开时,它们再回到美丽的中国~

本文图片及文字资料:王小平(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高校环境联盟)

大连高校环境联盟(公众号ID:dlgxhjlm)简称“槐盟”,阿拉善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合作伙伴,负责开展“广鹿岛及大连沿海黄嘴白鹭普查研究和宣传保护”项目。

给候鸟装上GPS,我们发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儿

“任鸟飞”项目,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模式开展积极的湿地保护工作,搭建与官方自然保护体系互补的民间保护网络,建立保护示范基地,进而撬动政府、社会的相关投入,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在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阿拉善SEE基金会将与红树林基金会共同打造“任鸟飞”项目。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华东项目中心、深港项目中心,以及腾讯公益基金会与社会爱心用户、企业等的共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