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种种不光彩,被贴上东亚病夫的标签,忍受不断的压迫和侵略,国土四分五裂。因此没有余力繁荣经济,提升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所以渐渐地成了外国人眼中弱国的象征,即使是发达了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也变成了在封建压迫的小农社会中苦苦挣扎了几千年这样的印象。因此有外国网友这样问到:为什么中国在过去的千年中一直是超级贫穷的国家?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很多人一定感觉这个问题有些白痴。先不急着反驳,我们先剖析一下,西方人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上述的原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读过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著作《白银资本》你可能会很清楚。弗兰克认为,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绝大多数西方人会一直不假思索地认为,至少从1500年以来,西方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发源地和动力。欧洲以外的地方就是贫穷落后加野蛮的。

有些人甚至宣称,自公元100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起就是如此。他们认为,是欧洲人的某些“独特”性质导致了这种发展,特别是由于他们具有所谓的早在基督诞生前就已经产生的“犹太—基督教价值观”。像中国这种不信教的人从根本上就应该是被统治和教化的国家。但人们已经多次证明,这种欧洲特殊论不过是一种胜利者的神话和十足的种族主义神话。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会提出这种在我们看来可以称得上是白痴的问题,提问者估计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其中一个。

贡德·弗兰克发现,在1000年前世界经济格局中,宋代中国处于主宰地位。《白银资本》的新颖之处在于,通过分析证明,至少到1800年,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这里提到宋朝,我们先说说宋朝。

2005年,美国《纽约时报》曾发表“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云烟”一文。这篇文章认为,北宋的都城开封曾是公元1000年时的世界之都。地位堪比如今的纽约。人口超过一百万,而同时代的伦敦却只有1.5万。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可城市的大并不代表民众生活的富裕。但北宋是真正的藏富于民,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做的《清明上河图》直观展示了都市工商经济一派繁荣的景象。有北宋的160年间京都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一至冬天,北宋东京城“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民众皆好从工商业,追究享受,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通宵达旦。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官员富商腐败奢靡,而是民众普遍生活都比较富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均认为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精湛,生活最富庶的朝代。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但宋朝之后,中国的人均GDP开始下滑,一方面后世经济总量比不过宋朝,另一方面,人口迅速增长拉低了人均GDP。牛津大学学者斯蒂芬·布罗德伯里、北京大学副教授管汉晖和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合作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明中叶后,中国人均GDP开始明显下滑,意大利在1300年之前赶上了中国,而荷兰和英国则是在1400年前。在1800年左右,日本超过中国,成为亚洲人民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人均GDP在清朝(1644—1912)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在1620年,人均GDP仅相当于980年的水平。到了1840年,该数据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一。

老外:为何中国在过去千年里这么穷?却被自己人写的书打脸!

明清以来,中国日趋政治上日趋保守,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思想被高压管控,整个社会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呈历史上罕见的全面衰颓之势,清朝尤甚。与文化自信的盛唐,经济发达的两宋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许中国封建这艘大船就算没有西方的干预也开不了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