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的共享事業,能否安然度過“寒冬”?

ofo的共享事業,能否安然度過“寒冬”?

文 | 明邦名


繼摩拜賣身美團後,ofo被爆挪用押金過百億,共享單車領域再一次成為輿論焦點,《財新週刊》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截止到5月中旬,ofo已經拖欠了供應商款項高達12億,城市運營欠款也已近3億,合計15億元人民幣,而ofo押金餘額約為35億,賬上可以用作週轉的資金不足5億。

共享單車領域重新洗牌

本以為摩拜被美團收購後,給予了ofo更多可延伸發展空間,至少短期內摩拜需要時間與美團融合,然而,頻繁曝出的輿論讓大眾開始質疑ofo共享事業,是否真如願景般能達成宏偉的共享藍圖,曾經捧上神壇的創新概念,又該如何度過寒冬?

今年,共享出行領域進入全面洗牌階段,小鳴單車進入破產清算,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阿里加碼哈嘍單車,ofo遭遇資金鍊斷層,一系列動作不斷挑動著投資人對共享單車的敏感神經,資本機構也開始忌憚這尚未成型卻又燒錢的共享事業,隨著大巨頭站臺、資金加碼,小眾出行單車被排出局外,“剩”者為王的制勝之道彷彿再次向市場彰顯其魔力。

共享單車是個重運營、高成本領域,僅僅依靠著融資的資金通過貼現方式來維持著用戶,並不能成為長久之計。無論是摩拜也好,ofo也罷,在資金上持續投入,必將導致債臺高築,唯有尋求更好的商業模式才能促進共享單車行業良性發展。

獨立運營陷入資金斷流僵局

共享單車領域被爆出挪用押金已屢見不鮮,ofo今年也開始在不停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曾嘗試著在車身加入廣告以及app內嵌廣告,但無果而終,2018年開始,ofo取消月卡優惠,並且在20座城市取消了與芝麻信用合作的免押金騎行,僅保留了上海、杭州等5座城市。ofo一系列舉措隱隱地顯露出內部資金短缺的境況,迫切需要探尋新的發展模式來緩解尷尬處境。

ofo背後有阿里與滴滴兩大股東,美團收購摩拜,滴滴收購ofo,貌似是最合適不過的市場格局。ofo創始人兼CEO戴威與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曾就ofo收購事宜進行商談,但戴威拒絕了滴滴的收購要約,並且還提出要獨立運營ofo,甚至提出了2025年長遠規劃,為ofo賣身滴滴的計劃畫上了句號。

ofo獨立運營能否捱到下一個“春季”?現在擺在面前的事實,公司運營陷入資金斷流僵局,如果ofo無法找到下一個資本注入方,想憑藉著團隊單方運作,身處第一梯隊的它也可能被後來者超越,無論是摩拜身後的美團,還是哈嘍背後的阿里,ofo在資本巨頭壓制下維持生存顯得勢單力薄,尋求一個強大有力的靠山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畢竟,活血才是維持生計的有力保障。

開源節流不失為生存之道

經過去年的補貼大戰,摩拜和ofo已盡顯疲態,也意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紛紛暫停補貼,將月卡費用從此前的1元或2元,悄然漲價到20元/月。平臺“燒錢”模式逐漸成為過去,大力補貼只能短暫擁有客戶,用戶的粘性並沒有在貼現之下得以提升,相反,卻促使資本機構對共享概念投資產生質疑。

為良好的服務而付費其實是最本質的交易,類似於傳統行業裡的服務模式。而動用資金的力量排除競爭者而成就一家獨大地位的商業模式,無異於用紙張堆積的城牆,看似宏偉堅不可摧,實則羸弱弱不禁風,要想在共享單車領域中持續經營,需要一套成熟體系平衡資本輸出與資金流入。

對於ofo旗下小黃車,投放到各個城市的車輛總體數量已呈飽和狀態,投放地區停留在發達地區,資金投入點停留在車輛生產,技術研發、數據分析投入不足。團隊在資源配置上沒能優化,一二線發達城市,車輛堆積如山,三四線發展城市,投放量寥寥無幾,ofo應充分利用數據,調度、優化分配比例。公司戰略佈局出現偏差,若不改變發展戰略,即便此時資金問題得以緩解,下一場危機也必將到來。

共享單車不同於網約車,單車的製作成本是由平臺供應,這注定了平臺揹負著研發、生產、投放、運營、維修於一體的服務流程。而流通在外的單車性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用戶體驗度,街道上成批的ofo小黃車,出現大量的故障車,卻少有人前來維修。ofo應該採取相應措施,加大車輛後期維修力度,要知道,維修一輛車的成本遠遠低於製造一輛車的成本。

ofo的未來如何前行?

戰場不缺勇往直前的鬥士,但缺深謀遠慮的智者。若真如ofo創始人戴威所堅持路線,獨立發展ofo共享事業,那麼就不僅僅需要獨自運營的魄力,更需要洞察市場的遠瞻力,權衡資金、運營、利益之間的平衡點,探尋出更好的商業模式,轉虧為盈。

ofo未來的路看似阻力不斷,撇開短期的資金鍊斷層,之前早已建立的堅實堡壘,投放足量的車輛資源,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背靠著巨頭投資機構,這些都是ofo能夠繼續下去的依據,當資源被合理利用,火力全開時,這個共享單車領域龍頭老大的後發力也不可限量,ofo共享事業的未來,讓時間去檢驗它。

ofo的共享事業,能否安然度過“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