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薪火相传

Passing the flame

多年前,某茶馆里发生过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年轻人对同伴说:“爱因斯坦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吗?”

同伴回答:“我看了,你觉得怎么样?”

年轻人摇摇头,很不屑地说:

“毫无创新,可能是老糊涂了吧!”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敢公然“碰瓷”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这样的对话现在听来都显得有些“大逆不道”,但当时周围人依然喝茶谈天,并没有觉得特别过分。

后来这两位年轻人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位成为了后来的中科院院士,他们一个叫杨振宁,一个叫黄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那时候他们都还青春年少,正在念同一所大学,和千百名校友一样平平无奇。

1999年,中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8位出自这所大学。

这所仅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个月的大学,毕业生不过3343人,却培养出了2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师、174名两院院士。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今天在北大校园仍有这样一块石碑,上书:“西山苍苍,南国荡荡,联合隽彦,大学泱泱”。开头的四个字合起来正是“西南联大”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战乱年代山河破碎,青年学子励志报国。这就是由三所顶级学府临时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南开大学更在轰炸中沦为废墟,偌大的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声在,国家就在,一切就还有希望。

为避战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当时国内顶尖学府决定联合南迁,带领中华学子冒着烽火硝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女生们和一部分病弱的男生走铁路,时任文学系教授的学者闻一多则带着一个200多人的队伍步行迁移。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出发前他去了趟武昌老家探亲,老友劝他留在武汉教育部任职,被他婉拒:“我们学校太困难了……”

临走时他把两个孩子叫醒,含泪对他们说:我走了啊,咱们将来云南再见吧。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1938年2月,师生们离开湘江之畔,开始了三千里徒步西南之旅

他们风餐露宿,沿途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走累了就地休息,写生作画,一路观察民情,体验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把迁移本身也变成了一次可贵的教育。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南开大学被炸毁时,翻译家杨苡才刚高中毕业。那时她们将一柄旗杆作为毕业纪念品送给了母校,没想到转眼就挂上了日本的太阳旗。

临走前她对老师说:

等学校挂上了我们中国的棋子,我们就会回来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他们坐着存放行李的闷罐车,一路取道香港,经越南海防,坐火车去昆明。

进入云南边界,学生们慷慨激昂地站起来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唱到《松花江上》又热泪盈眶:“我们终于回到祖国的土地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联大刚建校的时候除了人什么都没有,师生们或借或租,过了一段时间才有了临时住地。

后来在西门外一块荒芜的坟地,修建起茅草顶房屋,用作教室宿舍和办公室。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校舍狭小,拥挤,又脏乱,很多教授没地方住,只能租借居民的院子,住在屯粮的谷仓,地缝特别大,一扫地灰尘就像下雨。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教室是最简单的铁板房,干打垒的墙,木格的方窗子,没有玻璃,只能糊一层云南当地的竹纸。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昆明潮湿多雨,一下雨房顶上就叮当叮当的响,有时候能盖过先生讲书的声音,电影《无问西东》里“静坐听雨”的桥段也确有其事。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学生宿舍是茅草房,一间住四十人,空间很窄,没有灯,经常有学生就着窗外月光夜读。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食堂供应的饭菜被戏称作“八宝饭”:红米,稗子、谷子、麸皮、石头子,运气好的还能挑出几颗老鼠屎。

就这样的伙食,男生们也还吃不饱,发明了飞碟抢饭的“绝活”,尽量能多吃半碗。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女生们抢不过男生,就只能吃胡萝卜当零食,校园里经常看到少女们一边谈论西方诗集,一边大啃胡萝卜。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食不果腹,日常用度更是捉襟见肘,那时候校园里流行穿蓝布长衫,不是为了洋气,而是方便“遮丑”,很多人连件完整的衬衫都没有,只能露一个假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即便如此,乐观豁达的学生们还是不忘幽自己一默。

很多人的鞋子早已磨破,脚指头是空的,脚跟也是破的,叫做“空前绝后”;等鞋底也踏破了,就成了“脚踏实地”

现在回忆起那时候的“梗”,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还是觉得辛酸又好笑。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当时著名学者林语堂来昆明演讲,亲眼目睹了联大师生的现状,不禁感慨:

“联大在物质上不得了,在精神上那可是了不得!”

的确,据1941年的统计数据,西南联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156位有留学经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留洋归国的博士不胜枚举,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搭起了与世界学术接轨的桥梁,为国家保留了知识的火种。

时任联大校长的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是说一个好大学的关键,是有好教授。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人人皆知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很多现在听来如雷贯耳的名字,那时不过是校舍里的寻常师生。

闻一多、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沈从文、钱钟书、吴晗、钱穆、费孝通、吴大猷……无一不是著作等身,青史留名。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枕着炮火听课,师生们摸清了敌人轰炸的套路,第一天炮弹落下来,第二天照旧开课。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教授们有的露宿了一夜后仍旧返校讲书,同学们在课后回去找压在废墟下的文具物件;

联大各部职员在露天积土的房子里办公,未曾因为轰炸而停止过一日。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化学系做实验没有仪器,就用做饭的炭炉子加热;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气象学连最基础的温度计风向仪都没有,师生们想出一个办法,用手沾水,哪里感到凉就是风来的方向。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那个时候就是想实业报国,落后才会挨打嘛,就因为我们造不出炮,造不出舰。”心里憋着一腔报国热血,联大师生们硬是在没有条件里创造了条件。

他们坚信,炮火炸得毁教学楼,炸不毁中华三千年来的文化种子。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联大向来以平等自由的学风闻名,教授们虽称先生,但实则平等,绝对不搞一言堂。

梅校长常说

:“教授是学校的主体,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

每年一开学,教务处的墙面都贴满课程表,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想听的课程,教授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讲的内容。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有时候一名教授在上面讲,另一名教授旁听,遇到有不同意见甚至会站起来当堂辩论,金句频出,堪称神仙打架。

最有名的是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开了十几门课,最叫座的是古代神话,连讲带演生动有趣,引得理学院工学院的“宅男”们跨越大半个昆明城来听讲。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至今校友们还忘不了总是戴着贝雷帽的金岳霖,每天趿拉着鞋子,纽扣上下错的曾昭伦,从来不带讲稿,板书又写得漂亮,“可是讲起课来那真的是非常好”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最有趣,最可爱的是吴宓,讲课幽默,总逗得大家大笑。

还有衣冠楚楚的陈岱孙,严肃得没有一句废话,把他的话录下来就是一部现成的著作。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那时候的联大名流荟萃,连沈从文这样的文学大家,都显得有些“德不配位”。

研究庄子的国学教授刘文典,就很是不待见沈从文。

他曾公开diss沈从文: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沈从文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他4毛钱!

一次空袭警报拉响,他看到急急而奔的沈从文,不禁破口大骂:

“我跑是为了保存国学经典,学生们跑是为了保留希望,可是该死的,你跑什么跑?”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但联大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兼收并蓄,百家之言都能有一席之地。无论如何,依然不妨碍沈从文成为最受学生爱戴的教授之一。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每次上课他都会把批改后的习作和特意寻来的课外资料发还给学生,有些书籍找不到,他就自己用筷子头大小的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卷成卷儿发给学生。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当时声望最高的两位教授,朱自清和沈从文,所有国文系教授一年级都开两个礼拜课,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90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至今回忆起仍感叹: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在联大,学子们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自在。邓稼先和杨振宁经常在东墙根底下的大树下念古诗,一个背书,一个拿着书对照;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汪曾祺和同乡常常溜出去泡茶馆,拿着练习本和笔,点一壶茶两个饼,蹭着地儿看一天书,到灯火阑珊才夹着书本回校。

天气好的时候学生们结伴躺在校园里的草坪上,一边回想走过的迢迢长路,一边感慨这壮阔的时代,有时会生出一些天降大任的骄傲。

他们吹着硝烟味的风,暂时忘记了无家可归的落寞,忘记了粗茶淡饭的艰苦,忘记了种种不幸,天不怕地不怕得想着自强报国。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联大的自由几乎没有边际,只要能完成课业。他们参加了很多社团,合唱团,话剧社,社科研究会,那是一段真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当然,联大的历史上也有揭不过去的血泪篇章。

抗战的号角吹过象牙塔,越来越多的学子心系国家,投笔从戎,无论大后方还是沦陷区,贫寒学子还是富家子弟,大家想的只有抗战要胜利,国家要富强。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在西南联大旧址有一块学生从军纪念碑,这块面积不足三平方米的石碑上镌刻着832个名字,背后是832个年轻鲜活的生命。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加上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抗战期间联大从军人数超过一千人,是参军人数最多的大学。

他们有的在军中担任翻译,有的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年至1945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一飞冲天,再也没有回家。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联大校歌《满江红》的勉词里写:西山苍苍,滇水茫茫。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你说那个时代图什么?勤奋,很勤奋,勤奋的目的只有一个,救国。”

就像校歌里唱的,“中兴业,须人杰”,“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最后一次常委会,梅贻琦宣布联大结束,三所大学各自复员,像光明顶一场武林大会之后又风流云散。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2018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西南联大》一上线就获得了9.3的高分。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当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轻人有的离我们远去,有的已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但那些星垂平野、月涌江流的浩荡与壮阔不该被忘记。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为往圣继绝学,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真正的大学,才能让中华文脉不断。

参考素材:

央视纪录片《西南联大》

凤凰网《西南联大》

槽值《央视又出9.3分神作,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央视再出9.3分神作!这所只存在8年的“赤脚大学”打脸当代教育,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