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包拯:脚踏实地,弹无虚发

话说包拯:脚踏实地,弹无虚发

谈到包拯的斗争策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做事踏实,讲究实际。有些人的弱点是说得多,做得少;包拯却是:少说多做。他一旦掌握了事实,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行动。没有把握的事,在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轻易有所举措的。苏舜钦等文人聚会吟诗,他不参加;王拱辰群起围攻改革派,他始终不为所动。这些情况很典型地说明了包拯的做事风格。他积极进取、作风踏实、行动稳健。他的奏折,往往弹无虚发,产生了相当大的威力,使一些贪官污吏闻之胆寒。他的批评很严厉,但又在关键的时刻能够设身处地为仁宗考虑,从实际出发,寻找可以接受的方案。如果第一个方案达不到,就提出采取第二、第三个方案,这样就给仁宗提供了一些缓冲的余地,有了下台的阶梯,便于打破僵局。

譬如:许多人共同弹劾贵戚张尧佐,说他不配当三司使,而当时仁宗正在迷恋张贵妃,不愿太伤感情,下不了决心,包拯就婉言提出能否将张调出外任,缓和一下舆论,以便逐步分段解决矛盾。这样一来,仁宗就有了下楼的台阶,从而打破了僵局。在那个封建专政的社会里,面对仁宗这样一位既提倡改革,又相当软弱的皇帝,包拯一方面积极冒颜直谏,同时又讲究策略,考虑皇帝的承受能力。这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包拯是善于进攻的,同时又善于防守,在进攻的同时,他又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他猛打猛冲坚定不移,同时也讲究策略,有时还以退为进。

在“奏邸狱”事件中,苏舜钦等人被贬谪,包拯在谏院里失去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变成孤掌难鸣。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包拯提出了请调外任的报告,而且一连写了7次,态度十分认真。在进攻中使用这种策略,首先要有一种不怕丢官、不怕丢乌纱帽的勇气,要有淡泊坦荡的胸怀。当他的报告得不到批准、还需要继续留任时,他又勇敢地向贪官污吏发动一场又一场的进攻,掀起一个又一个震动全国的反对贪污腐败的大战役。在矛盾尖锐的时刻,他有时退却,在退却之中,又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忧虑。他很机智地使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一旦被留任,他就奋勇拼搏,不避风险,为推行吏治改革作了不懈努力。有些人,往往在不利的环境下,随波逐流,丧失原则,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来,同时还要责怪环境。包拯不是,即使环境恶劣,他仍然不丧失原则和人格。他讲究策略,讲究实际,每走一步路,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地去行动,这就是包拯的风格和个性。因此,他的成功率比较高,失败的可能比较小。

有人说:包拯的许多观点和改革的建议,都是就事论事,不像范仲淹、王安石那样,能够提出一套改革的方案,因此他还算不上是思想家、理论家。从包拯的认识水平来看,在他的晚年,是能够提出一套改革方案的,但是他没有提出,这与“庆历新政”的失败有直接的关系。包拯一出仕,就碰上了这场改革运动。他目睹了这场改革的兴起和失败。那样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人,都被打下去了,自己再提出一套改革方案、再发起一场改革运动,宋仁宗能够支持吗?这样的运动还能够发动起来吗?

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

不得已而求其次!在“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包拯像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破车,只好在艰难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地跋涉。明明看到面前的问题堆积如山,明明看到仁宗皇帝缺乏改革的坚强意志,明明看到自己没有力量解决全国的积弊,明明看到全国人民在遭受痛苦和煎熬,他只有尽力而为,奋勇拼搏,左冲右突,向贪官污吏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斗争。

包拯,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封建社会的忠实奴仆,一个廉洁正直的官吏!在他身上,好像也缺少欧阳修那样的潇洒和浪漫,缺少那种玉石俱焚、孤注一掷、不计得失、最后一击的壮烈拼搏。“庆历新政”失败了,欧阳修能够挺身而出,正面对皇帝的措施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包拯却只是痛苦地保持沉默,而后再做力所能及的反抗。这是他“未跌大跤”的经验,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局限性和不足。

包拯所走的这条路,是一条痛苦之路。

这是一条看不到终点的迷茫之路。

包拯的一生,很勤恳、很努力,也很累,可是他坚强地走下去,不低头,不犹豫,也不后悔。这就是他的人生之路。有人说:这是智者之路;也有人说:这是中庸、愚忠。让人们去自由评说吧。包拯这个人,是值得人们评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