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

《倪寬費》基跡,素箋烏絲欄卷,縱25.6釐米,橫576釐米,50行,滿行7字,共345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卷後有趙孟堅、鄧文原、柳貫、楊士奇、錢博等人跋記,卷尾題款“臣褚遂良書”。董其昌認為書作者就是褚遂良,但徐邦達先生則認為是偽作。不過從書法風格上看,《倪寬贊》與褚遂良其他碑版如《雁塔聖教序》等有共通處,所以,作為褚書之類優美風格的代表,此帖也有其特殊的意義。


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

褚遂良精鑑賞,工書法,隸楷皆絕,楷書尤甚。其書得力於歐陽詢、虞世南,遠追逸少,魏徵稱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逸少體。”其在王羲之書風中摻人北碑及隸書筆意,形成意態十足,頗具古秀的楷書形態,為唐楷的進一步成熟,作出一定的貢獻。在後人所稱的“初唐三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中,歐、虞二老在年紀上要高出褚遂良許多(歐陽詢,557年生641年卒;虞世南,558年生,638年卒;而褚遂良則在596年生,659年卒,從數字對比中,明顯可見三位的年齡順序)。

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

所以,對唐楷的進步規範化、法則的系統化方面,年富力強的褚遂良佔據別人無法替代的地位。故,在唐楷變革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並不是從人們熟知的顏真卿、柳公權開始,而應首推褚遂良其後徐浩、顏真卿等才從褚遂良楷法中引發更多的想象,開創情書筆法體系的新局面。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書風受北碑影響強烈,呈現方整挺拔的意味,如《伊闕佛龕碑》;後期活潑嫵婚,但內含的筆力卻絲毫不減,如《雁塔聖教序》。所以《倪寬贊》應注意:



一、用筆上講究精當又流便的法則。起筆勢足(如橫畫,其起筆處或重頓力沉,或輕盈切人);行筆過程氣息凝注,中鋒凝實又婉轉流暢;收筆沉著穩健,一絲不苟。整體氣息雍容華貴,落落大方。

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二、結構上中宮稍緊,四圍開放,間或舒展主筆態勢,輕盈瀟酒,靈活自然。東坡雲:“(此帖)清遠蕭散,微雜隸體。”一語道出由其結構佈勢所展現的書風特點。

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三、此帖用墨極為講究乾溼的對立統一。恰當地控制了墨色的似澀還潤、似潤卻澀的獨特性,線條的質地感較為豐富又獨具特色。

褚遂良的書法作品《倪寬贊》,為何可以優美風格的代表?

這樣下來我們可以明白除了《雁塔聖教序》,他的另一個書法代表《倪寬贊》為何有實力能成為他的優美風格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