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

《倪宽费》基迹,素笺乌丝栏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50行,满行7字,共345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博等人跋记,卷尾题款“臣褚遂良书”。董其昌认为书作者就是褚遂良,但徐邦达先生则认为是伪作。不过从书法风格上看,《倪宽赞》与褚遂良其他碑版如《雁塔圣教序》等有共通处,所以,作为褚书之类优美风格的代表,此帖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

褚遂良精鉴赏,工书法,隶楷皆绝,楷书尤甚。其书得力于欧阳询、虞世南,远追逸少,魏征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逸少体。”其在王羲之书风中掺人北碑及隶书笔意,形成意态十足,颇具古秀的楷书形态,为唐楷的进一步成熟,作出一定的贡献。在后人所称的“初唐三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中,欧、虞二老在年纪上要高出褚遂良许多(欧阳询,557年生641年卒;虞世南,558年生,638年卒;而褚遂良则在596年生,659年卒,从数字对比中,明显可见三位的年龄顺序)。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

所以,对唐楷的进步规范化、法则的系统化方面,年富力强的褚遂良占据别人无法替代的地位。故,在唐楷变革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从人们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开始,而应首推褚遂良其后徐浩、颜真卿等才从褚遂良楷法中引发更多的想象,开创情书笔法体系的新局面。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书风受北碑影响强烈,呈现方整挺拔的意味,如《伊阙佛龛碑》;后期活泼妩婚,但内含的笔力却丝毫不减,如《雁塔圣教序》。所以《倪宽赞》应注意:



一、用笔上讲究精当又流便的法则。起笔势足(如横画,其起笔处或重顿力沉,或轻盈切人);行笔过程气息凝注,中锋凝实又婉转流畅;收笔沉着稳健,一丝不苟。整体气息雍容华贵,落落大方。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二、结构上中宫稍紧,四围开放,间或舒展主笔态势,轻盈潇酒,灵活自然。东坡云:“(此帖)清远萧散,微杂隶体。”一语道出由其结构布势所展现的书风特点。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三、此帖用墨极为讲究干湿的对立统一。恰当地控制了墨色的似涩还润、似润却涩的独特性,线条的质地感较为丰富又独具特色。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倪宽赞》,为何可以优美风格的代表?

这样下来我们可以明白除了《雁塔圣教序》,他的另一个书法代表《倪宽赞》为何有实力能成为他的优美风格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