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潛堂風雲

羅蘅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山,顧名思義,臥龍藏蛟之福地;龍潛,潛龍伏虎之寶所。龍山村龍潛堂,光聞其名便有一股氣勢磅礴而出,令人心生敬意,心馳神往。

冬日暖陽的下午,我們來到了這塊期待已久的聖地福所。這是一所典型的閩南建築,紅磚石壁,圓脊青瓦,古樸大方。大門石柱有一副冠首聯,“龍山高聳青雲近,潛水平流野渡橫”,點出了龍潛堂面對穩穩青山,背臨潺潺碧水的地靈人傑。最吸引人的是,門前埕下的一方半月形池塘,佔地約莫有半畝多,中植荷花,周邊種滿花草,真可謂“半畝方塘護堂來”,如若盛夏,自當“映日荷花別樣紅”。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潛堂佔地大約1300平方米,二進廳雙護厝,有24間房,帶天井,一護院炮樓。偌大的建築,如今只有一戶人家居住,那就是安土重遷的老作家鄭天採老師。鄭老師是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省內為數不多的童話作家,如今已91高壽,戴著助聽器,耳朵有點背,交流起來有點困難。好在週末時間,他的幾個子女都攜帶家人回來看望雙親,於是便帶我們參觀了龍潛堂。

整棟華堂建築雕樑畫棟,集磚雕、木雕、石雕、灰雕為一身,可謂精雕細刻,巧奪天工,氣勢恢宏,古香古色中透露出洋氣,這是民國時期華僑民居建築的一大特色。屋頂飾以彩瓷灰塑的花果、魚蟲、鸚鵡、獅獸、學堂和文房四寶,有著20世紀閩南傳統建築風格。屋簷下彩繪古代忠孝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蘊含儒學世家的傳統追求。大門的正面有12幅石雕畫面,兩根大柱及礎石都精細雕花,放射出石雕文化的光輝。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走進龍潛堂的大門,看見堂內和大門兩側共有14個木窗,都透雕立體人物活動,如“帝舜躬耕”、“孔明借箭”、“空城計”、“白蛇傳”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前廳、正堂和兩側書院的木板牆體,則刻有20世紀初泉州詩人、書法家的詩詞、格言、書法,其中有永春著名書法家、岵山人陳如珠的字畫,有泉州人李漱泉揮毫書寫的古訓家教銘言和詩人林桐、餘垂園、餘省三、鄭敬嘉、鄭德文等人題贈的詩詞對聯。集詩、書、畫、雕、塑於一堂,洋洋灑灑,滿屋書香,這又是龍潛堂的另一大特色。整座房子雕樑畫棟,美不勝收,令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潛堂為永春著名的紅色文化展館,原來是旅居馬來西亞的華僑鄭德脂先生於1927年始建。鄭德脂即鄭天採老師的祖父,出生於1862年。據《永春縣誌.華僑志》記載,他幼時失學,靠割芼撿柴糴米為生。因為不堪其窮,弱冠遠渡南洋,是清末湖洋一帶最早搭船出洋謀生者。他初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麻坡,繼遷居佛州峇株巴轄,開墾椰樹園,督率子弟通力合作,努力開拓,勤儉創業。數十年間,致貲累巨億,成為馬來亞龍引坡開埠人。凡馬來亞半島者,都知道他的姓名,因而他順理成章地成為當地的華僑領袖。他久居外洋而切念祖國,情繫桑梓,熱心教育,除了建造龍潛堂作為祖業外,還捐2萬銀元,創辦龍山小學、仙溪小學。凡鄉邦義舉,如創辦學校、修橋造路、恤難救災,無不慷慨解囊。去世之時,林森、于右任、蔡廷鍇等各界人士均題詞悼挽,永春詩人鄭翹松為其作墓誌銘。

祖屋大堂上德脂公頭戴禮帽,身著黑衣,瘦削的臉上雙目炯炯,長髯飄飄,望之可親,牌匾上的事蹟介紹讀之令人肅然起敬。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子承父業。鄭德脂長子鄭作餘(即鄭天採老師的父親)除繼承發展父親的產業外,更遺傳了父親的愛國愛鄉,情繫故里的赤子之心。抗戰期間,他積極響應陳嘉庚的號召,成立抗日籌賑會,任分會副主席,為國內抗日戰士籌款,捐獻醫藥、飛機大炮,深得旅居地土著與華僑的敬重,被擁為當地僑領。解放戰爭時期,龍山小學校舍被軍閥彭棠燒燬,作餘公籌資重修,並在1960年修繕仙溪小學,捐資華僑中學,對社會公益踴躍捐助,1958年受永春縣人民政府嘉獎,授予榮譽證書。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這一大廳題刻正是龍潛堂鄭氏家族的寫照。鄭氏父子敢拼善贏,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愛國愛鄉,情繫桑梓的情懷,自然成了一種家風薪火傳承,影響了下一代。鄭天採1949年由香港華僑大學投奔華北解放區參加革命。後畢業於華北大學,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50年代初執教於瀋陽俄文專科學校,遼寧大學外語系。大學時代就開始創作,作品頻頻見於《北方》《中國青年》《光明日報》《民生報》等報刊。雖在“反右”和文革中遭遇不公待遇,仍挫而彌堅,筆耕不輟。文革後更是出書立著,翻譯作品,成為享譽文壇的作家。尤其是其童話作品、寓言故事,廣受讚譽。與鄭天寶、鄭其嶽合稱“龍山三作家”。他的幾個子女也都在各自領域小有成就……

龍潛堂除了記載鄭氏家族僑居海外的拼搏史,拳拳的愛國心赤子情,還見證了那段如火如荼,烽火連天的紅色歲月。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山村是紅色革命老區,“龍潛堂”是中共地下黨組織仙溪支部活動據點,具有光輝的革命歷史。

據鄭國寶先生《烽火南洋》一書記載,1948年,馬來亞抗日軍分隊長,馬來亞共產黨員鄭仕照回國返鄉後,想找個立足點。當時,居住在龍潛堂的鄭天採在仙溪小學當教員,他向學校推薦鄭仕照到學校教音樂課。同年,原馬共抗日軍鄭亞天、鄭新華、鄭山豐、鄭既明也先後從馬來亞回到家鄉。他們就聚集在龍潛堂開會,秘密商議要密切關注國內解放戰爭形勢,觀察永春及湖洋的鬥爭動態,積極主動尋找地下黨組織,儘快與組織取得聯繫。緊接著他們就在龍潛堂秘密成立了湖洋仙溪地下革命鬥爭小組,以龍山村為據點開展地下革命鬥爭,動員群眾,組織一支骨幹民兵隊伍,想方設法搞到槍支彈藥,建立地下武裝。


永春湖洋:龍潛堂風雲


龍潛堂成為發動群眾秘密建立革命武裝組織——民兵游擊隊的活動場所。他們秘密傳唱革命歌曲,宣傳國家形勢。在他們的影響下,很快就有20多名以龍山村為主的青年加入民兵游擊隊,隊伍一天天壯大起來。

1949年6月初,當時地下黨永春西區區委書記張永年、陳日三等代表閩西南地下黨組織來湖洋,宣佈批准鄭仕照、鄭既明等5位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仙溪黨支部。支部就設在龍潛堂,從此,它成為地下革命鬥爭戰鬥堡壘,與黃起寮校長為支部書記的中共閩中力行中學黨支部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帶領湖洋人民群眾進行一系列革命鬥爭,在湖洋先後建立十個革命基點村,發展地下武裝,共舉義旗,解放湖洋,並配合閩西南遊擊隊,於1949年8月23日解放永春縣城。

“谷口鄭奇士,結廬倚碧灣。地當仙鼎麓,宅近板橋間。列岫兒孫拱,雙流帶礪環。地靈人應傑,且待起龍山”。龍山村人傑地靈,不僅有“三橋兩半島”的優美靈秀環境,可歌可泣的赤子情華僑史,光榮的紅色革命鬥爭史,而且在當代文學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龍潛堂靜謐厚重的建築,見證了一段段風起雲湧的歲月,書寫著永不褪色的紅色文化。展館中一幅幅相片文字,記載著老一輩愛國華僑、革命家的感人事蹟,在歷史中靜默成一道風景,供人學習,瞻仰。這裡書寫的不僅是建築奇觀,更是愛國熱忱、奮鬥精神與革命偉業!


消息來源丨永春鄉土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