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京郊八里庄农民的春节生活,单纯的快乐


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在临近春节时,家家户户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贴春联,买年画,穿上新衣……很多人忙得不亦乐乎。图为:八里庄家家户户布置一新。

春节前夕,农民张宝山和他的孩子们在供销合作社里购买年货。在这应接不暇的时刻,售货员们就是三头六臂,也顾不上详细向我们攀谈全村购买力的情形。

春节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内容首先是“合家欢聚”,这也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图为“大年三十”晚上,农民梁耀辉全家欢聚。

大年初一,全村一夜之间完全变了一个样儿,人们的衣服一个比一个穿得漂亮,鲜红的春联贴了满街。图为张宝山的妻子和女儿穿上新衣,准备去看戏。

春节期间,出售风车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民俗。买个风车能让孩子高兴一年。风车色彩鲜艳,在风中快速转动,就像在街头开放的一束鲜花,给冬日平添了几分色彩。

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文化站,这里在由男男女女的居民自己排演着各种剧目。图为在八里庄各界群众春节联欢大会上,农民业余文艺组演出话剧“麦收之前”。

年年春节给烈军属送对联,各级政府和人武部门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领导干部携带慰问品,敲锣打鼓,逐家逐户登门慰问烈军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