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京郊八里莊農民的春節生活,單純的快樂


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在臨近春節時,家家戶戶把室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貼春聯,買年畫,穿上新衣……很多人忙得不亦樂乎。圖為:八里莊家家戶戶佈置一新。

春節前夕,農民張寶山和他的孩子們在供銷合作社裡購買年貨。在這應接不暇的時刻,售貨員們就是三頭六臂,也顧不上詳細向我們攀談全村購買力的情形。

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首先是“閤家歡聚”,這也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圖為“大年三十”晚上,農民梁耀輝全家歡聚。

大年初一,全村一夜之間完全變了一個樣兒,人們的衣服一個比一個穿得漂亮,鮮紅的春聯貼了滿街。圖為張寶山的妻子和女兒穿上新衣,準備去看戲。

春節期間,出售風車是中國的一項傳統民俗。買個風車能讓孩子高興一年。風車色彩鮮豔,在風中快速轉動,就像在街頭開放的一束鮮花,給冬日平添了幾分色彩。

人們成群結隊地來到文化站,這裡在由男男女女的居民自己排演著各種劇目。圖為在八里莊各界群眾春節聯歡大會上,農民業餘文藝組演出話劇“麥收之前”。

年年春節給烈軍屬送對聯,各級政府和人武部門組織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領導幹部攜帶慰問品,敲鑼打鼓,逐家逐戶登門慰問烈軍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