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甘肅張掖農民種菜的很少?

Sardiny

甘肅張掖晝夜溫差大,種水果其實味道應該會很好,很甜,種菜應該還是不錯,但是不管是菜還是水果,都很少有人種,只聽說有種葡萄的,葡萄很甜,種菜的基本都是家裡種一點,自己吃,不會大面積種植菜拿來賣,其實原因很簡單,張掖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國家重要的糧食產區,如果張掖農民不種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話,那中國人吃飯就成了問題。

傳說以前有個很不識趣的人在張掖臨澤縣包了很多地種菜,因為他覺得張掖菜價高,種菜的少,有利可圖,又或者是其他原因種植的,總之種出來後,菜根本沒有銷路,種了兩年,種不下去就放棄了。

張掖市臨澤縣是國家玉米制種基地,全國的玉米種子有60%來自於這個縣,於是農民幾乎挨家挨戶都種植玉米,有的家會在自己家地少種一點菜自己吃,不會選擇大面積種菜,因為種菜豐收後也不一定賣得出去,沒有銷路,再者說,如果張掖人都去種菜,糧食沒人種可就影響國家糧食產量了,臨澤玉米種子這麼重要,在農民手裡收的價錢可不是很高,舉個例子,蘭州的農民種的玉米價格都接近臨澤的玉米價格,甚至高於臨澤,不得不說臨澤的玉米價格該漲漲了。


雲影徘徊旅行

新墩的韭菜,

中衛的瓜。

平順的大蒜,上秦的茄。

黨寨的西紅柿揚天下!

紅沙窩的西瓜甜又甜。

長安的草莓味更香。

張掖的娃娃菜就是個圓,

遠銷海外到歐洲!

這裡走,哪裡看,

平原堡的大辣子就是好,

新科技,新氣象,

別人過年我種菜,

大白菜,山藥蛋,

蒜薹蒜苗走四方,

講科學,懂技術,

茄子成了茄子樹,

辣椒四季都新鮮,

大棚走,棚裡看,

四季蔬菜時常新!

最後說句大實話,

金張掖的美名傳天下!



橄欖劍社會

過去在部隊的時候,每到冬季都有去張掖拉白菜土豆,作為冬儲蔬菜供連隊食用。想想,除了部隊市民也要冬儲蔬菜,由此說明在張掖農民有種菜的傳統,同時面積應該不少。如今是不是因為某種原因減少種植也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