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對於一座城市來講,

老建築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

在城市的角落裡,

隱匿在鬧市中的古建築,

它承載了一代代人在這裡生活的記憶,

也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很有味道的地方。

構建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筋骨”。

今天,

走進洛陽有著歲月風情的古建築。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萬氏故居

萬氏故居為民間二進四合大院的傳統建築風格,每所院子的臨街房、過廳和上房都面闊五間,高大寬敞,雕樑畫棟。

其中,東院由萬選才一家居住,後面的上房為兩層樓,當地人稱“司令樓”。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萬氏故居是民國時期曾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萬選才的故居。現有60多間房屋,分為東西兩個大院,彼此之間有門道相通。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萬選才去世後,葬於該村東邊的萬氏佳城。萬氏佳城佔地約50畝,坐北向南,在中軸線上依次分佈著大門、八角亭、牌坊、墓冢等,森然有序。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嵩縣閆莊鎮閆莊村

自駕路線:洛陽市區—洛欒高速—洛欒線—南車線—X048—閆莊鎮

慶安禪寺

該寺修建於元代至元年間,明弘治、隆慶年間及清代均有重修。慶安禪寺歷經滄桑和朝代更迭,保存至今,2008年,被列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磚雕、木雕、脊獸與瓦當、壁畫清晰可見。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嵩縣大坪鄉棗園村

自駕路線:洛陽—洛欒快速—庫區鄉—大庫路—大坪—棗園村

柴家保安樓

柴家保安樓位於嵩縣九皋鎮石場村東南角,系清末時期一柴姓大戶人家為防盜、防匪,興建的兩層大型石木結構民居。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當時有房屋36間,設施完備,有防火池、儲物室、臥室、廚房、牲口房、糧倉、彈藥庫和地下排水系統等。後經過歷代修葺,現保留上房、偏房和地下室共計23間房屋。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洛陽市嵩縣九店鄉(地圖上直接搜索石頭部落即可)

自駕路線:洛陽—伊川—田湖鎮陸渾村—飯坡鎮—九店鄉—石頭部落

荊紫玉皇閣

荊紫玉皇閣位於新安縣石井鎮荊紫山頂,明代建築,磚石結構,高約10米,面積約20平方米,內有泥塑玉帝像一尊。登高遠眺,黃河環繞,美不勝收。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另存有“金子山重修玄天上帝殿記”碑1通,高1.68米,寬0.68米,厚0.2米,記載了明代重修玄天上帝殿的過程。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新安縣石井鎮荊紫山頂

自駕路線:洛陽市區—鄭盧高速—寧洛高速—連霍高速—S246—黛眉大道—石井鎮

虎頭寺石窟

虎頭寺因坐落在山崖形狀似虎頭的虎頭山而得名,寺內有近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寺。

虎頭寺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深6.5米、高2.7米、寬3.5米,內刻造佛像7尊。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在小佛像之中,有一佛龕,佛龕下面刻有銘文,記述了造像的年代。

當地村民稱,過去虎頭寺內有僧眾居住,常年香火不斷,後因戰亂災荒、風雨侵襲,寺院破壞嚴重,僅存近千尊殘佛。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宜陽縣錦屏鎮苗村南虎頭山

自駕路線:洛陽市區—洛宜快速通道—安虎線—紅旗東路—錦屏鎮

自由縣衙署

該四合院建於清代,民國初期為新天仙廟道頭目朱金剛的住宅。1927年,馮玉祥下令通緝朱金剛,朱逃至登封,宅地遂為自由縣衙署所佔,現存臨街門面、東西廂房、上房和後院窯洞。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其中,後院窯洞尤為別緻,三窯互通,設計巧妙。該四合院除窯洞為磚結構、弓形頂外,其他均為磚木結構,硬山式。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伊川縣白沙鎮白沙村興隆街

自駕路線:洛陽市區—洛伊快速路—濱河大道—濱河東路—洛臨路—S238—白沙鎮

橫水寨

造型別致的高大門樓、青磚灰瓦的深深庭院…走進孟津縣橫水鎮橫水寨,古街兩旁排列著座座清代古民居院落,讓人不禁駐足觀賞。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橫水古鎮為豫西重鎮,是洛陽西北商貿和軍事重鎮。橫水寨是橫水古鎮的核心區域,古寨地處高埠,背山臨溝,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建有高高的寨牆和堅固的寨門,至今仍存有很多古建築。

除了麗景門、龍門石窟!洛陽還有這些千年古建築群!

地址:孟津縣橫水鎮橫水寨

自駕路線:洛陽市區—王城大道,行駛1.2公里—小浪底大道—白橫線—隆華大道—鄭三線—X011—橫水鎮


在歷史的時間線上,

肯定不僅僅矗立著這些建築,

沒有存在的或許毀於各種各樣的原因,

只將身影風乾在歷史的筆墨下,

留存至今的,都受時間眷顧,

像年邁的老人一樣,

一顰一笑、一個皺紋裡面都是歲月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