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違法邊緣試探——後核事故時代的旅行者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馬克西姆·魯迪亞夫斯基和亞歷山大·謝里赫正在跨越禁區邊界。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這場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發生後,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裡一個用混凝土與金屬封起來的“石棺”中,至今還埋著約200噸的核原料,塵封潰爛。這些核輻射沒有重量,無色無味,它們滲入泥土裡,席捲這片絕望的土地。

今天,這片核汙染重鎮,也就是所謂禁區周圍的半徑三十公里範圍內,依然是一片陰森的墳墓,這是人類科技自掘的墳墓。切爾諾貝利的毀滅變成了蘇聯烏托邦泡沫破滅的象徵,它警醒著人們,人類的肆無忌憚可以毀了地球,它也見證著我們的脆弱和頑強。

這片區域被劃為禁區的31年後,又開始有活人在它周圍遊蕩了。在過去的十年裡,越來越多人自稱為“潛行者”,定期非法進入這個禁區。在夜色的掩護下,他們穿過被輻射所害的森林,在廢棄的村莊裡暫住,看著朝陽冉冉升起,陽光灑在普里皮亞季(Pripyat)勃列日涅如時代那搖搖欲墜的巴洛克式屋頂上。

“感覺你就是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尤金·克尼亞傑夫回憶道,在自己五十多次的穿越過程中,他在這片禁地待了整整一年。“你在空無一人的村莊、城市還有街道上游走,會產生一種魔幻的感覺。”

後核事故時代的旅行者

“潛行者”這個詞最早是在阿爾卡迪(Arkady)和鮑里斯·斯特魯加茨基(Boris Strugatsky)1971年的科幻小說《路邊野餐》(Roadside Picnic)中出現的。在書中,外星人入侵者造訪地球后,在“異化區域”(Zones)留下了一堆危險物質。一些賞金獵人,也就是“潛行者”們秘密進入這些高度戒備的區域,收集值錢的東西到黑市上轉手賣出。後來,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將這部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潛行者》(Stalker)。

這本書的出版,離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發生還有15年,可以說極具預見性。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出現了一系列小故障,最終引爆了這場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福島核電站事故後來也被定為最高的七級,和切爾諾貝利持平)。核電站的4號機組反應堆失火引發爆炸,一時間放射性灰塵漫天,汙染了烏克蘭、白羅斯到俄羅斯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十萬人被迫撤離。除了人員傷亡代價,這次核事故也給地區政治和經濟帶來了百孔千瘡,久久不得痊癒。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切爾諾貝利核汙染禁區所在地

一種新的亞文化由此興起,摻雜著對切爾諾貝利的真實記憶,還有想象。一些小分隊組織有序,有著名字、符號標誌,還有特定的儀式,他們開始非法潛入這個區域。

“潛行者把他們這種小嗜好看作是逃離過度監管的世界的方式:他們逃到另一個世界中去,在那裡,社會崩潰的碎片依然殘存,可見可感。”斯特林大學的一位切爾諾貝利研究員斯圖亞特·琳賽說,“這裡的許多地方,包括‘禁區’,都被圍牆封閉起來了。除了挑戰禁令帶來的純粹興奮以外,穿越禁區還有其政治意義。”

潛行者對自己的定義,既是歷史學生,也是紀錄片製作人——在擺脫城市無休止的浮躁和匆忙的同時,他們也在阻止切爾諾貝利被公眾遺忘。

“這裡是蘇維埃時代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你能真真切切地觸摸歷史,”亞歷山大·謝里赫是一位物理學家,他已經進出禁區11次了。“你原本每週工作40小時,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盒子裡,然後你抽離出來,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在這裡沒有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你有機會能和自己獨處。”

網絡空間 VS 現實世界

烏克蘭電子遊戲“潛行者”(S.T.A.L.K.E.R.)在2007年發佈,它是一款第一人稱視角的電子遊戲,場景設置在這片禁區內。這款遊戲對切爾諾貝利的潛入行動影響深遠。

“我們不曾鼓勵玩家非法進入禁區——你得把遊戲裡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區分開來,”遊戲開發者之一的奧列格·亞沃爾斯基說,“但很顯然,玩家們有著很強的渴望,想要親眼看看這裡的場景。”

批評這款電子遊戲和潛行者運動的人認為,這都是年輕人的自我放縱——在他們眼中,現實中的悲劇淪為後世界末日科幻片般的娛樂活動,然而現實可能微妙得多。

“因為西方媒體的報導,許多核事故的倖存者覺得自己被他人看作是馬戲團的動物或是怪胎。”琳賽繼續說,“倖存者的下一代比他們的父輩人數更多,分佈也更廣。他們各自承受著切爾諾貝利事故給身體帶來的各種後遺症。我認為,老一輩是願意看到年輕人想辦法接近那個地方的。”

絕大多數潛行者認為,他們與這個地方有著非同一般的聯繫,別人或許會認為他們是在肆意利用它,但他們心懷敬意。

亞沃爾斯基說:“潛行者遊戲的初衷是讓玩家在未知自然力量中前行的同時,為人類敲響警鐘,同時燃起年輕玩家對歷史的興趣。我們希望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教訓被永遠銘記,還有那些在事故後付出生命代價來拯救我們的人。”

“儀器不測,沒有輻射”

人們匆匆忙忙拋棄了這座城市,三十多年後,廢墟上荒草叢生,動物在這片土地上自在遊蕩。雖然核輻射水平已經降低了不少,遊客可以沿著官方許可的路線到這裡觀光,但潛行者們可不管安全不安全——他們飲用的是未經過濾的水,吃著裸露的漿果,成天和汙染物打交道。

實際上,“儀器不測,沒有輻射”正是他們的格言。

國家放射醫學研究中心放射量測定和輻射衛生部部長瓦迪姆·丘馬克(Vadim Chumak)等科學家對這種說法提出了質疑。“這些潛行者其實和定點跳傘愛好者和喜歡與鯊魚共舞的人一樣,他們沉迷於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也醉心於冒險。”他繼續說,“因為輻射無臭無味,我們體內並沒有進化出生物傳感器來感知核輻射。因此,很自然,我們對於電離輻射潛在威脅的感知是有誤區的。跳傘者要是掉到了地面粉身碎骨,這種感受是切膚的;而假如患了慢性癌症,在發病前有15年的潛伏期,就顯得不那麼起眼了,” 丘馬克分析道。

丘馬克指出,雖然輻射強度減輕了些許,但這片禁區依舊危機四伏,搖搖欲墜的廢墟,坑坑窪窪的土地,受核輻射汙染的河流湖泊還有野生動物,會給潛行者帶來更大的威脅。

儘管這些潛行者不怎麼在乎自己的健康,但他們十分明白這些汙染物給自己身邊的人帶來的危害。“在這個地方,最荒謬的是為利益急紅了眼的人。”克尼亞傑夫介紹說,“人們會把這片森林裡的東西偷運出去賣。比如那些廢棄核輻射廠房裡受到汙染的金屬,一經轉手就成了生產用的原材料。這些金屬會誘發新型癌症,與之接觸便有可能患病。但說到底就是為了錢,森林的枝條可以編個搖籃,但那些廢鐵,能直接造個玩具。”

截至2017年,全世界共有448個核反應堆正在運行,近60個在建。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在去普里皮亞季的路上,克尼亞傑夫(外號JimmSide)在一個廢棄豬棚裡休息。“我被這片禁區的自由深深吸引了,這片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荒無人煙,你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屋子,任何公寓,你可以在這裡住下,感受歷史。”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克尼亞傑夫在一個廢棄豬棚裡生了一堆火。受到電子遊戲“潛行者”的啟發以及叔叔的影響,他已經造訪禁區50多次了。他的叔叔曾經在放射性廢棄車輛放置場工作,這個汽車墓地被稱作拉索卡(Rassokha)。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我想,這個地方最美的東西就是人類離開後破曉的大自然。”克尼亞傑夫說,“有一次我自己一個人去普里皮亞季,當時大概是早上五點,太陽慢慢爬上地平線。在過去的24小時中,我長途跋涉了50公里,什麼都不想幹只想睡覺。突然間在我右手邊約莫十米的陰影處,一隻狐狸跑了出來。後來又跑出來兩隻小狐狸,他們像貓崽子一樣小,小心翼翼地跟在媽媽的背後。在太陽光線的映襯下,他們的剪影至今還映在我的腦海中。”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謝里赫(外號自由人)睡在一棟樓的屋頂上,距離當年出事的四號核反應堆只有兩英里。核電站爆炸後,成百上千的士兵、核電站工人和志願者被稱作“清算者(liquidators)”,他們肩負著給這個地方清除汙染的任務,把200噸的核輻射原料封存進一個混凝土“石棺”中。謝里赫的父母就在核電站裡工作,這位物理學家的父親就是當年的清算者之一。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克尼亞傑夫在普里皮亞季的一個廢棄游泳館裡轉悠。“感覺你就像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謝里赫在普里皮亞季的一個地下室裡用水壺裝水。“在潛行者的圈子裡,有一句玩笑話:儀器不測,沒有輻射,”他繼續說,“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自己的健康太不負責了,但高輻射量的環境並不能阻止我們進來。很多有知識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十分明白輻射意味著什麼,不過,這片區域邊界地帶的背景輻射水平比較低。”沒有放射量測定器,他們到底吸收了多少核輻射也就不得而知。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謝里赫穿過叢林,走向普里皮亞季。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克尼亞傑夫在魯德尼亞維利斯尼亞的一個廢棄村莊裡準備晚餐。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馬克西姆·魯迪亞夫斯基和克尼亞傑夫站在克里斯托戈羅夫卡村莊的一座二戰紀念碑前,這個村莊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汙染,在事故爆發的之後幾年,整個村子都被毀滅,掩埋於地底。曾經屹立在中心廣場的這座雕像,已經是這個村子唯一的記憶了。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魯迪亞夫斯基在一個能夠俯瞰普里皮亞季的房間裡刷牙。“你一旦走進這片土地,時間就停止了。你不知道今天星期幾,你在時間裡迷路了。”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克尼亞傑夫在禁區裡落腳的公寓牆上掛著一副蘇聯時期的海報。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一位潛行者戴上仿製的防毒面罩。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謝里赫打算在魯德尼亞維利斯尼亞的一間廢棄小屋裡過夜。潛行者們通常會睡在閣樓裡,儘量避免被野生動物找麻煩。在這裡,狼、熊、野豬、麋鹿、老鼠還有蜱蟲都能自由亂竄。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在克尼亞傑夫落腳的公寓裡,幾位潛行者正在享受伏特加聚會。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結束在樹林裡的長途跋涉後,魯迪亞夫斯基在一個豬棚裡休息。“在禁區裡,你得以和自然、寂靜以及一種後世界末日的氣氛獨處,像是在吸毒。”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拍攝:Pierpaolo Mittica, Parallelozero

黃昏時分,一位潛行者在普里皮亞季一棟樓的房頂上跳起了舞。

翻譯:馬昕

在违法边缘试探——后核事故时代的旅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