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人类是“会说话的动物”,在语言的帮助下,协作能力大大增强。人类不仅依靠团队的力量在自然界战无不胜,还逐渐依靠语言文字的交流、记录功能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构建起了复杂的社会系统。语言是人类的“巫术”,为人类赋能。

当你低语时,魔法开始发生

作者丨胡艳丽

原载自《南方教育时报》

01

语言打开世界之门

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所著的《语言小书》中,他以轻松有趣的文字为读者梳理了语言的脉落。从婴儿咿呀学语说出的第一个词到复杂的语汇系统,以及各不同语种、不同语言、不同方言之间的关系,从古老的语言到不断“进化”的现代用语,以及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网络语汇,逐步展现语言的魅力,在文化溯源中探究它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证明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语言根植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克里斯特尔指出,小婴儿在妈妈子宫中发育到6个月的时候,耳朵以及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传导通路就已经发育完善,他们能听到母亲的心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声音,以及母亲的声音等。虽然婴儿在子宫中听到的外界的声音没那么清晰,但也足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语调和语速,感知母亲的情绪。

很多人以为,婴儿是从将近1岁时才开始学说话,其实为了说出第一个词儿,婴儿早早就开始做准备。他们要在无意识中慢慢尝试学会调用各种生理器官,如括舌头、声带、肺等,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遗传因素在帮助婴儿外,他们也在一点一点地尝试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器官运用方法,所以婴儿刚开始发出的声音并不清晰,这是因为他们还在不断地练习。只是,人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忘记了幼时初学语言是多么困难。而母亲以“儿语”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逐渐扩展孩子的词汇量、丰富句型,这看似自然而然的举动,实则蕴含了人类成千上万年的育儿经验。

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孩子一旦学会了正确的发声、掌握了语法,他的世界就会以几何级数迅速扩大。语言等待我们去探险,语言等待着天赋奇才去创造奇迹。只要环境允许,有些孩子可以同时学会多种语言,本书中的提到那位语言学家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会说50多种语言。

02

语言施展的艺术魔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说话,但如何好好说话,清晰地传情达意,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并支持自己的意见,又是每个人需要终其一生进行学习的艺术。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是说话人细微的语音语调区别,传达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在语言中听出情绪和温度,也可以听出积极和消极的意味。同样是陈述一件事,即便是以报道客观真相为天职的媒体也可能通过文字的魔法,不动声色地传达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可能翻手为云覆手雨,主导舆论倾向。

回溯历史,人类从语言的原点出发,已经走了太远的路,以至我们无法真正溯源,每一个语种最初出自哪里,是如何伴随人类的大迁徙、大融合而逐步演化出若干的分枝,又是如何在每一种语言的大树上,生出方言俚语的枝桠。

克里斯特尔在书中主要以英语为例,讲述语言、发音的流变。虽然英语世界的发音规则、变化演进与中文有着较大差异,但研究方法却异曲同工。我们同样可以以一个语汇为原点,遍寻中华大地之上这个语汇在各地的不同变体,找出它们的异同;同样也可以将不同地区的语言体系进行对比,从中看出各地文化、历史的变迁,以及各地民众间的交流融合。以东北的方言为例,这里就既有山东的地方语汇,也有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逐渐融合过程中留下的文化印痕。

03

语言里的文化基因

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语言是活的历史,在它背后深藏着一个族群在历史长河中迁徙生存,以及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的历史文化基因。中国古老的《诗经》跨越数千年,正是指引人们回望那段在今天看来已然烟雨空濛的历史的最好载体,它所记载的植物、风土人情及古老的仪式,此时已经大多泯灭于时空之中,我们只能借诗的指引去回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诸子百家之言承载的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的巅峰盛境,唐诗宋词则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诗性凝结,传续千年而魅力不减。

解密一个民族的语言史,就像洞开这个民族尘封于时光隧道中的往事之门。如果将语言还原到作为个体的人身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辨识口音,以及他所使用的方言俚语,推测这个人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及所受过的教育。语言就像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标示着我们的过去,展现着我们的当下,以及可通往的未来。

最能展现语言魔力的人群莫过于作家群体,他们用文字鬼斧神工的力量,以生花妙笔把复杂的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够将语言用到滴水不漏的群体,莫过于律师,顺着语言的逻辑,细分真伪,辨明是非;而能够将语言规整得一板一眼,如排兵布阵般整齐的,莫过于政府公务系统。能够让外行望而生畏的语言,莫过于专业术语,不同行业的专业术语有着自己的“编码”规则,似乎处处彰显着外来者莫入的威仪与神秘。

一种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人群的广泛性,其可交流性越强,发展空间就越大。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的语言如同物种一般,如潮水般消退。很多小语种、少数族群的方言,伴随着使用人数的锐减,陷入濒危之境。克里斯特尔在书中感叹,伴随这些语言消退的还有那种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发展了数千年、甚至更久远的少数族裔文化。

文化的融合、语言的融合,有助于人们之间减少敌对、冲突和误解,但也同样意味着丰富多元的世界正日渐趋于同一,各种特色文化不断消失。面对语言的未来,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是打捞那些即将尘封的历史,抢救小语种这样凝结千万年人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任其自生自灭?面对这些关乎人类过去与未来的命题,21世纪的人们应该做出抉择。

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语言小书》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语言学通识之作。每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灭绝,而新词则每日都会涌现。在本书当中,作者讲语言的历史,用生动的叙述娓娓道来,为读者证明语言的故事为什么值得一讲再讲。从婴幼儿发出的第一声、第一个词,到发送短信所使用的语言,本书讨论面涵盖广泛,揭示了有关语言的种种复杂、奇特、有趣之处,比如佶屈聱牙的口音的溯源,对第一个书面文字的探索等等。更探讨濒临消失的语言,又以成功复兴,重新为人的语言作为案例,由历史中回顾,展望未来语言的发展,即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阅读、写作、沟通等。

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END-

作者丨胡艳丽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293次推送

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大师,为你讲述40堂妙趣横生的语言学极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