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創造“雙十一”的人,不是馬雲,而是他——張勇:馬雲曾經最“討厭”的一類人。

張勇是誰

張勇1995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此後的十年間,他先後在安達信、普華永道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05年加盟網遊公司盛大,歷任財務總監、副總裁兼CFO;在那個網遊爆發的年代,盛大網絡意氣風發,一度反超網易,成了名副其實的網遊霸主。

2007年8月,張勇辭去盛大CFO,加入淘寶網;

2008年,張勇成為淘寶COO兼任淘寶商城總經理;

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更名天貓,張勇任天貓總裁、B2C事業群總裁。

2013年9月,他出任集團COO,同時主導推進了阿里健康、銀泰商業、新加坡郵政等一系列業務的轉型。

馬雲最討厭的人

張勇剛從盛大跳槽到阿里,有次開會,時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的馬雲問一眾高管,誰是MBA,他舉手;又問,誰是職業經理人,他又舉手。後來他才知道,這是馬雲最討厭的兩類人。

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馬雲曾說,阿里不需要職業經理人,誰要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我一定會幹掉他。”

怎麼區分一個人是不是職業經理人?馬雲講了一個小故事。

他說,有個人上山打野豬,一槍打出去,野豬沒死,反倒向那人衝了過來,那人把槍一扔就往山上跑,這個人一定是職業經理人;同樣情況,那個人看到豬向自己衝過來,把槍一扔,從腰裡拔出柴刀就準備和豬拚命,這個人一定是老闆。

張勇算不算職業經理人?毫無疑問,他是!

馬雲問他為什麼會來阿里,張勇答得直接,“我已經幹過一個30億美金企業的CFO了,我想幹個300億美金的。”

臨危受命,創造“雙1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導致中國出口業務遭受重創,也影響到阿里未來。“中國製造”商品成了“中國銷售”,阿里的出口業務受到限制。急需在內需市場打開缺口,而那時候的淘寶還在燒錢經營。

緊急之下,逍遙子被委以重任,出任淘寶COO兼任淘寶商城總經理。

2008年4月,飽受假貨困擾的馬雲決定新開一個叫淘寶商城的平臺,入駐者均需要證明自己是一家合法的公司。張勇被任命為淘寶商城的總經理。

任職後,張勇參與設計了淘寶的商業模式,主要針對賣家推付費服務,比如有限度地推出各類品牌廣告以及按照點擊或成交付費的效果廣告,同時推出各類增值服務、店鋪管理工具或店鋪裝飾工具。

那時候的B2C(企業對個人)行業處於聾啞階段,淘寶商城更是發展緩慢,消費者幾乎分不清淘寶網與淘寶商城(後來的天貓)的區別。

一年多沉澱,雙11上線

2009年5月,張勇與他的夥伴們討論,似乎可以在秋季搞一個類似美國感恩節大促銷的活動,他們為日子的選擇想破了頭,不知是誰突然提議:

“要不就在11月11日吧,光棍節,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忽悠他們上網來購物。”

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雙11第一年,銷售額漲10倍

“光棍節大促銷”就這樣定下來了。張勇團隊開始與商家溝通,希望它們在那一天搞一次促銷,全店五折,還要包郵。絕大多數的商家拒絕了他們的建議,最後只有李寧、聯想、飛利浦等27家商戶參與,一個很大的品類——家紡企業中的著名品牌全數表示不參加,後來好不容易說動了一家小商戶。

11月11日當天,促銷活動開始,連張勇本人都不覺得有重要的情況會發生,他一大早就出差去了北京。誰知,當天上午,商戶們準備的貨就賣得差不多了,很多商家臨時到線下補貨,甚至出現董事長批條子直接從經銷商地面店臨時調貨到網上賣的現象。

張勇回憶說:“我們沒有想到,商家也沒有想到,互聯網的聚合力量那麼大。”到這一天結束的時候,超乎所有人預想,淘寶商城交易額居然突破5200萬元,是當時日常交易額的10倍。驚喜若狂的小夥伴們決定拍照慶祝一下,有人跑去打印機打印了好幾張“0”,當大家站成一排的時候,數來數去少打了一張“0”,就從牆上取下一隻掛鐘來湊數。

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就這樣,中國電商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發生了。“光棍節”十分意外地成了億萬網民的狂歡節日。

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這一年,阿里實現了從不盈利到盈利的突破,於是,逍遙子不僅沒有成為馬雲口中遇到危險就會“逃跑”的職業經理人,反而在不止一次的困難中成為“拔出柴刀跟野豬拼命的人”,成了員工眼裡“聰明”和“勤奮”的代名詞。

淘寶經濟危機之時,他首創“雙十一”助馬雲度過難關

溫馨提示:《商界》搭建精英交流微信群,加商界Roth(duora-l)進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