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投資熟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熟人做生意難,熟人合夥生意難上加難。

同樣是投資熟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同樣是投資熟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在投資圈有個最低調的大佬,憑一筆投資得到580億回報。他還是創而優則投的代表,與其他投資人不同:他社交圈小,只投資熟人、同學、朋友,在熟人圈子裡做生意還能成功躋身富豪榜單的,他算是中國第一人!

他是龔虹嘉,2017百富榜上聯名陳春梅夫婦排位24,身價650億。

龔虹嘉的投資、合作對象

龔虹嘉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棄文從理,放棄了優勢學科,在大學學業不拔尖,但善良和熱心腸的性格讓他成了人氣王。

在創業小有成就之後,龔虹嘉開始了投資同學、校友之路。海康威視的創始人陳宗年、胡揚忠,都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的校友。龔虹嘉投資245萬幫朋友創業,這一筆,就讓他收穫了580億。其他的不少同學、校友,也都給他帶來豐厚的回報。

在一次跟華中科技大學的學弟學妹們的分享會上,他特別提醒大家珍惜身邊人、身邊事:

“機會也許就在你身邊,你的同學也許就是你未來事業上的合作伙伴。”

為什麼龔虹嘉能成功,其他人卻失敗了

商場上,很多熟人合夥的生意,或投資在熟人身上的資金都會打水漂。Mukharlyamov,和Yuhai Xuan發了一篇名為《友誼的代價》的論文。這篇論文考察了3510個風險投資者,以及他們在1975—2003年11895個投資項目。得出的結論是:

能力搭檔可以增加投資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檔,則會極其顯著地減少投資成功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熟人很有能力,那麼,你的投資成功率就大!

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淺顯到讓很多人忽略!

同樣是投資熟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龔虹嘉投資的“熟人”是哪些呢?

他投資同學、校友,能力或者品質傑出者,而非親人。

先看看容易合作的熟人關係——高學歷人群

如果兩個人都是名校畢業,他們發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
如果兩個人是同一個大學的校友,他們合作的可能性會增加20.5%。
如果這兩個人是同一個種族的,他們合作的可能性會增加22.8%。
因此,生活中的親密關係往往決定了合作幾率,親人>親戚>校友>跨校校友。

低學歷人群:低學歷人群沒有高大上的校友關係,甚至連社交圈都很侷限。他們的投資人往往來自親戚中的暴發戶,借錢,或者在“弱關係”中尋找伯樂,後者,創業者很少能有這份幸運。因此,低學歷人群創業,多以家族合作、親友合作的抱團取暖方式搭建合作關係。

不同類型的熟人關係,對投資成敗有什麼影響呢?

能力投資——正影響
兩個風險投資者中如果有一個是名校畢業的,其投資的這個公司將來能上市的可能性會提高 9%。
如果搭檔也是名校畢業,則提高11%。

關係投資——負影響:
如果選同事搭檔,會讓風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
如果選校友,降低22%。
如果選“族人”,降低25%。

同樣是投資熟人,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關係投資容易陷入抱團取暖模式,理想、浪漫色彩主義濃厚,初始的道義資助,說到底是為了“分肉”。在事業稍有起色的時候,大多數合夥關係就開始陷入搶肉分肉的階段,多少好項目是因為合夥人在這個階段的分歧,撤資而中途夭折。

能力投資者,更理性。他們理想一致,抱負相同,事業上聯繫特別緊密,能力創業者的親密聯繫甚至可以超過家人、親人。他們一開始就規劃了股權關係,職能劃分清楚,合作往往能達到1+1>2的結果。

商界傳媒俱樂部:一個擁有智慧資源、人脈資源、優勢資本的資源交互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完成營銷助力、資本助力、招商助力。對企業家、創業者、自由職業者、互聯網從業者、打算轉型的傳統企業主開放精英人才1000人邀請名額,由商界Roth(ID:duora-l )統一邀請,組建商界精英會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