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資產解凍詐騙變種:扶貧、北斗共享聯盟、夢想起航基金……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变种:扶贫、北斗共享联盟、梦想起航基金……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变种:扶贫、北斗共享联盟、梦想起航基金……

為交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就能被任命為“國務院秘書”、“基金會負責人”,獲得數萬、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的回報?別做夢了,這是你遭遇了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只不過,這種詐騙的名目早已從解凍皇室寶藏、民族資產裂變得多種多樣。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總隊長袁林介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緊盯社會的焦點,詐騙的項目和手段種類多、翻新快,五花八門。通過公安機關初步梳理,目前已經達到百餘種,有“民族大業”“民族復興”“精準扶貧”“扶貧養老”“軍民融合”等。

1月15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近期指揮北京、遼寧、深圳等地公安機關偵辦的“精準扶貧”、“北斗共享聯盟”、“中國夢想起航基金會”等3起民族資產解凍類的詐騙案件。

“精準扶貧”詐騙案

2018年8月,犯罪嫌疑人杜國雨(男,41歲,廣西凌雲縣人)化名“羅益文”,犯罪嫌疑人滕德夫(男,34歲,廣西凌雲縣人)化名“陳立軍”,分別自稱國務院領導秘書;犯罪嫌疑人甘紀林(男,31歲,廣西凌雲縣人)化名“陳健文”,自稱財政部項目審核辦公室主任,犯罪嫌疑人李朝交(男,27歲,廣西凌雲縣人)化名“李宗銘”,自稱財政部扶貧小組副組長,聲稱中央決定通過互聯網方式發展一對一的精準扶貧,向範基陽(女,69歲,北京朝陽區人)發放所謂“委任狀”任命其為國務院領導秘書,分別指令其具體負責實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項扶貧民生福利基金”的所謂精準扶貧項目並收取會員費等各種費用,藉此實施詐騙。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介紹,這是四個團伙同時在詐騙範基陽這夥人,團伙之間還互相不認識,作案的時間是一致的。

隨後,範基陽聲稱受國務院、財政部扶貧辦委託,建立大量“精準扶貧”微信群,講授“扶貧課程”,散佈所謂“國務院”下發的精準扶貧文件,聲稱“國家有很多扶貧項目,中央決定不採取傳統做法發放扶貧款,擬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發展一對一的精準扶貧”,參與人員需繳納報名費、保險費、資金使用費、服裝費、材料費、交通費等費用,承諾繳費後可以領取“國家扶貧款”,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眾。

被騙的參與者又層層發展下線,建立了大量微信群,四個月的時間,被騙群眾高達18萬人。2018年12月初,範基陽在微信群發佈消息稱有“國家扶貧項目”需要籌款,此項目正式對接國家平臺,還發布所謂的“任命書”,稱主要組織者為國家領導人秘書,專門負責扶貧款發放,要求群內成員需每人繳納1000餘元眾籌費,最多的有交2000多的,到北京開完會後,每人費用10倍返還。

近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廣西等地公安機關抓獲杜國雨、滕德夫、甘紀林、李朝交、範基陽等1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寶馬、捷豹等涉案車輛8輛和一批涉案手機、銀行卡,扣押、凍結贓款230萬元。對此案犯罪嫌疑人的審訊查證、深挖擴線、贓款追繳等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中。

“北斗共享聯盟”詐騙案件

2019年1月,有人在微信群“中國銀聯信用卡辦理群”發佈註冊“北斗共享聯盟”的會員鏈接,聲稱“1月15號至22號‘北斗共享聯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2019年中國食品安全鄉鎮長責任年會暨全國一鄉一品產業發展年會北斗中航集團扶貧工作啟動大會,屆時有國家在職的二百多名部長級領導參加招商會,更有副國級國家領導人到場參加”,呼籲群成員通過手機APP註冊加入會員,繳納6880元或9880元的會務費後前往北京參會。

經查,“北斗共享聯盟”APP系北斗中航(深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研發,該公司通過APP高價銷售手機、白酒、車載機器人等產品,聲稱購買產品後可以進行消費補貼,鼓勵會員採取“拉人頭”方式提升會員等級增加補貼額度。

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明平福(男,49歲,湖北武漢人)經人介紹成為“北斗共享聯盟”APP成員,之後陸續發展了128名下線,其下線又陸續發展了1660名下線,其下線在APP上購物消費後,明平福按5%的比例進行提成。

2019年1月9日,青海等地公安機關將明平福等11名參與發展下線的犯罪嫌疑人抓獲。1月11日,深圳公安機關以涉嫌詐騙罪將北斗中航(深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法人曾永勇(男,37歲,廣西賓陽人)、監事紀榮發(男,67歲,安徽來安人)刑事拘留,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夢想起航基金會”案件

2018年12月,犯罪嫌疑人李樹金(男,58歲,河南淮濱人)自稱受民政部部長委託,會同李素文(女,57歲,遼寧瀋陽人)、王向榮(男,58歲,陝西咸陽人)等人,在陝西省咸陽市成立“中國夢想起航基金會”,隨後在網上發佈偽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書”和“基金會法人登記書”,聲稱在國務院辦公廳、民政部、公安部的大力支持下籌建的“中國夢想起航基金會”系民族資產扶貧基金會,並以繳納會費返善款的名義誘騙群眾參加。

對外宣稱入會的標準有三檔,第一檔為28+1元(該檔會員最終可獲利30萬元);第二檔為98+1元(可獲利100萬元);第三檔為178+1元(可獲利170萬元),還規定基金會的每個理事可獲利500萬元,會長可獲利600萬元,聲稱會員達到規定數量後,即在北京召開啟動大會。截至目前,該犯罪團伙累計騙取各類會費70餘萬元。

近日,公安部部署陝西、廣東、遼寧等省公安機關分別在當地將王向榮、劉豔梅(女,48歲,天津薊縣人)、李樹金、李素文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劉豔梅是基金會所謂的秘書長,王向榮和李素文是副會長,李樹金是會長),凍結贓款43.6萬元。

組織者主要來自廣西凌雲縣

從這三起案件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件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假冒黨中央、國務院和各部委領導,偽造各類圖片,用PS的技術偽造一些領導照片,甚至偽造公文證件印章。

“我們在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家中起獲了大量偽造的公文文書,製造得非常逼真,如果沒有一些專業部門來鑑定,很難被識破。”袁林說。

二是詐騙手法多,參與門檻低,所謂的預期收益巨大,極具誘惑性。交幾元、幾十元、幾百元,最多可能交一二千元,就能獲得數萬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的回報,以此吸引受害人參與。

三是犯罪團伙通過建立微信群的形式發佈消息、吸收人員,裂變式發展下線,參與人員多,蔓延速度快。

“民族資產解凍類的詐騙案件以前也有,不是現在才出現的,以前多數是通過見面來發展下線,參與的人不太多。但是最近這幾年,犯罪分子開始利用新媒體手段,一建群,群裡的人被騙之後又建別的群,呈現裂變式的發展。”陳士渠說。

“在我們偵破的案件中,其中一名組織者的的手機裡一共有100個微信群,通過梳理他的這些微信群能看出來,都是先從親屬朋友入手,一點一點的來進行灌輸、洗腦。目前在偵案件中,有的一個月就達到了將近15萬人。”袁林說。

四是詐騙的對象比較特定,以中老年群體為主,這些群體平時上網少,受害人容易被犯罪分子“洗腦”。

五是社會危害大,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

陳士渠介紹,目前,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的幕後組織者主要來自廣西凌雲縣。截至目前,廣西凌雲公安機關已抓獲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嫌疑人45名,扣押用贓款購買的車輛21臺,銀行卡59張、POS機27部,查獲贓款購買房產7處,贓款414.6萬元。

下一步,公安部將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專項行動,探索建立打擊防範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長效機制,集中破獲一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案件,嚴懲一批以民族資產解凍等為由從事詐騙犯罪的幕後組織者和操縱者,堅決打掉一批非法組織,摧毀一批非法的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