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前段時間有一部叫做《悲傷逆流成河》的電影上映了,看過之後久久不能平靜以至於到現在才想說一下關於這部電影的感想。對於咱們現代機會都是經歷過校園生活的人來說校園霸凌不管經沒經歷過你都一定聽說過,就比如小編的學生時代就見過邊挨嘴巴子邊喊對不起的,那也是一個人的青春,不過是不願意回憶的那一種罷了。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如今的電影越來越喜歡炒青春飯了,自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後,一大波良莠不齊的青春派電影層出不窮。青春美好而值得回憶,似乎沒有人不是無論什麼代價都願意付出只為回到過去。然而今天看了這個特別想讓人悲傷,但是觀眾怎麼也沒悲傷起來的青春派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先不說為什麼沒能引起共鳴,但就校園霸凌提醒我們,青春並不是所有人的烏托邦。很多人都極力的迴避自己遭遇校園霸凌的青春,對於青春與普通混跡與青春當中其他人格格不入。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悲傷逆流成河》從女主易遙發現自己得了性病作為開篇,對於還在高中階段對一切充滿美好幻想的時刻,這真是晴天霹靂。作為一個每天被夢想叫醒,滿腦子都是學習的好女孩兒,易遙的打擊之大都可以理解,這個開篇有了這個炸點卻並沒有起到什麼有用的承接,只是生硬的讓一個她所謂的情敵拿去做攻擊咱們女主角來用的。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這裡我想提一句,就因為性病這個事兒算一個爆點而生硬的套在女主身上,並且說是她媽幫人做足療才傳染的,這邏輯不讓你崩潰嗎?這個性病是什麼?灰指甲還是腳氣啊?轉回正題,既然說到情敵咱們就要說一下情敵是哪來的。話說咱們女主還有一個校草級別的青梅竹馬齊銘,當然了,現在只要是要掛上青春的牌匾,下面要不立一個校花校草那都不好意思。話說小編的學生時代校花倒還好,校草是真的硬上啊,但凡整鼻子整眼的都覺得自己是校草,所以我的青春有點遺憾,沒見過什麼正經校草。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但是這個齊銘就不一樣了,是真正的校草,就看整部片子就仨女主演都讓他迷倒就可以知道,這是一位真的有殺傷力的校草。話說女主的情敵對於這樣優秀的校草和女主走得近而心有不忿,於是接下來女主感受了一波網絡暴力上升到校園暴力的一系列“悲傷”事件。本來是真的悲傷,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就是讓你不是那麼能體會出這個悲傷勁。那究竟是為什麼?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先是這個情敵叫湯小米的在知道易遙有病以後,讓這件事迅速的傳遍學校,但是接下來影片用了不到一個MV的時間就概括了易遙遭受的校園暴力,並企圖引起觀眾的共鳴,一個MV的時間,說白了連5分鐘都沒有,都有可能某些觀眾一個低頭看爆米花還剩多少的功夫,這段已經沒了一半了。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所謂的共鳴當然是導演通過各種前期鋪墊,用細膩的情感抒發和觀眾被引起的回憶來溝通,但是這段忙亂的片段並沒有給觀眾回憶的時間。說實話要是你認真溜會號,你都可能沒看見這個悲傷的時刻。就像數學課,你低個頭的功夫就再也跟不上了。接下來的劇情其實沒什麼問題,這部青春篇並沒有故意的取用一些敏感抓人眼球的噱頭,而是真的較多的還原了校園裡的事件,只不過就是敗在這些對於沉重現實的部分過於輕描淡寫了。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你要說這是一部青春片我完全不反對,但是要是先掛上悲傷這個觀影體驗怕是不能。但也可能是導演的標籤手法,整部電影只要是一涉及到比較沉重的話題,都是一段BGM加上快速轉換的鏡頭將這些悲傷都一帶而過了。或許是導演不想讓這部青春片太過沉重,怕拍出社會新聞的效果?有點不是很理解,如果有明白的小夥伴,歡迎為小編我答疑解惑一下。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湯小米也曾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而現在她成為了校園霸凌的主導者並且沾沾自喜,這本身算是一種病態了。女主發現湯小米的這個秘密時,湯小米恐懼無助的樣子告訴我們校園霸凌對她來說有多恐怖。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之後陰差陽錯易遙的另一個情敵因為湯小米和易遙之間的矛盾意外死亡,導致女主有了輕生的念頭,她來到了河邊,也不知道全校學生是怎麼那麼巧都聚集在了河邊看易遙輕生。這個時候本片的高潮部分來了,易遙對所以對自己進行過校園霸凌的同學進行了一一指責,然後在眾人面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雖然最後的最後正義得到了伸張,但是世界上卻失去了兩個年輕的生命,這樣的沉重青春試問誰該承受?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其實現實生活中,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不是能夠一帶而過的輕鬆話題,一旦青春和校園霸凌這四個字掛上鉤,那青春就是一片黑暗,很多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校園霸凌遠比很多恐怖片還令人毛骨悚然,美好的校園中發生的傷害事件才是青春的惡夢。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被霸凌的孩子並不是真的像電影裡的女主角一樣會得到所謂的公正,他們往往面臨的是監護人的不理解,成年人的世界裡所有的孩子都是“小事情”,在霸凌行為降臨的時候身邊有的只是霸凌他的人和看著他被霸凌的人。這是一種在成年人社會里都體會不到的恐怖,就這樣強加給一個孤立無援的孩子身上,那些實行霸凌和觀看的孩子又是一種怎麼樣的悲哀?這些孩子並不知道怎麼去解決問題直到讓這些可怕的陰霾吞噬自己或他人,悲劇也都是這樣釀成的。

透過校園霸凌看這部影片,或許青春有的時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這部影片的確並沒有讓我悲傷起來,但是我在評論區卻真實地感受到了悲傷,那麼多相似的可怕經歷,讓很多人即使已經脫離了校園依然難逃夢魘,對於每一個青春的回憶都是恐怖的霧霾久久不散。我只希望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儘快成為一段不在出現的歷史,遠離成長中的孩子,讓青春不再被悲傷覆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