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日前,各大影院已經上映的好萊塢的奇幻系列鉅製《神奇動物在哪裡:格林德沃之罪》也就是《神奇動物在哪裡2》,儘管口碑和票房都不算大熱,但是總體來講還是值得一看的,這一部依然堅持了和第一部可以持平的格調,在精緻服化道和炫目的特效視覺上呈現的精彩難以忽視。特別是IMAX躍屏,效果簡直要超越第一部堪稱炸裂。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然而劇情上似乎出了點意外,J·K·羅琳的劇本這一次並沒有讓觀眾買賬,劇作的線頭和轉折都隨意得令人疑惑不解。看過第一部的可以大致明白這部的目的應該是在擴寬格局,引入現實隱喻,卻整合得並不流暢,甚至導致節奏有些許混亂。格局拓展的太大想表達的太多,反而有些難以控制劇情走向了,很多劇情虎頭蛇尾令人摸不著頭腦。儼然是一部精雕細琢的流水賬。至於我們喜歡的小雀斑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丹麥女孩”的影響,在片中跟他哥在一起的畫面似乎有點基情滿滿的嫌疑。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更不要說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歃血為盟永結同心的畫面了,當時耳邊彷彿響起莊重的《婚禮進行曲》腐國魂真是要沸騰了!這一部很多觀眾都表示劇中主次要人物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故事線更是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可以說在劇情上哈利波特系列的每一部都是相對獨立的,而《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則是個連續劇的節奏。這一部所有的劇情幾乎完全就是給下一部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的世紀對決做鋪墊,那這一部的任務有點過於繁重了,現在看來承上啟下恐怕不是個容易事兒,起碼從票房就能看出這部《神奇動物在哪裡2》處境之艱難。所以這一部最大的作用也體現出來了,下一部的期待值可能會上升。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這裡給大家串聯一下和哈利波特系列的聯繫,畢竟他們是同一個魔法世界的,其實這個《神奇動物在哪裡:格林德沃之罪》不建議空腹食用,觀看之前最好聯繫上之前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和《哈利波特》系列才能減少混亂感。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神奇動物在哪裡:格林德沃之罪》發生於1927年。從電影裡魔法世界所呈現的一切來看,這個年代裡格林德沃勢力如日中天。而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這個時候那個連名字也不能提的魔頭已經降生,就在那個1926年的最後一天。從這一刻開始魔法世界兩個代表黑暗的魔頭就對接上了。魔法世界再無寧日也不誇張,因為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的對戰則是18年後的1945年。可以說格林德沃的黑暗陰影還沒消散伏地魔就長大成人即將成為新的一波黑暗勢力了。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影片開頭的雅各布中了奎妮的咒,效果和服食了迷情劑差不多。電影為我們展示了雅各布的視角:眼前的東西都變成了夢幻少女粉。雅各布這副傻乎乎的樣子,很容易讓我們想到《混血王子》的羅恩,當時羅恩吃了別的女生送給哈利的巧克力,但巧克力混入了迷情劑,所以哈利只好去找斯拉格霍恩教授“復原”羅恩。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伏地魔是迷情劑下誕生的。當時伏地魔的母親梅洛普·岡特,利用迷情劑迷惑了伏地魔的父親老湯姆·裡德爾,使他愛上了她。但當梅洛普不再使用迷情劑後,老湯姆便不再愛她並拋棄了她。迷情劑並不能真正的製造愛情,它所能帶來的只是一種強烈的痴迷感,其他的愛情魔藥也一樣。而迷情劑下誕生的人,不會明白愛,而這也是伏地魔的悲劇根源。

學校裡的兩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人惺惺相惜,紐特帶莉塔去一棵樹下看護樹羅鍋。如果你有印象的話,《死亡聖器》斯內普和莉莉也有類似的名場景,歷史似乎總是驚人的相似啊。還記得那位只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對白裡出現的魔法石所有者尼可·勒梅嗎?終於在這部電影裡露面了,他是鄧布利多的老友,像哈利波特系列裡一樣對鄧布利多表現得十分信任。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在真實歷史裡,尼可·勒梅這位傳奇人物確有其人。他是14世紀的著名鍊金術師,最著名的貢獻在於據說製造出了鍊金術師的魔法石——哲人石,並用其成功地將水銀變成了黃金。因此,他也被視為歐洲鍊金術的始祖。而在電影裡,魔法石也在尼可·勒梅的櫃子裡驚鴻一現。

《神奇動物在哪裡2》口碑不佳竟然是這個原因

似乎這個魔法世界冥冥之中總有銜接,這個世界的框架似乎更清晰了,這種清晰帶給我們的正是一種真實感,似乎這個魔法世界和我們的世界一直並肩而行。真的期待接下來的魔法新作啊,你們覺得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