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妈妈嫁人,历经婆婆和妈各种对决,日子终于过成了这样子

你是婆家娘家之间的双面胶,要懂得粘好这面,贴好那面。


女子远嫁不易,尤其是独生女儿,远嫁后,如果父母只剩一方活于世上,“带着父亲/母亲嫁人”有时就成了无可奈何之选。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远嫁女,父亲早逝,母亲身体欠佳,迫于现实,她不得不让妈妈住进了她的小家。然而,公公婆婆也跟着来了,一场两代三个家庭鸡飞狗跳的生活,由此展开……好在,最后我们的女主角理智地处理好了婆家、娘家的关系,如今,包括公公婆婆娘家妈以及小三口的一家六口,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带着妈妈嫁人,历经婆婆和妈各种对决,日子终于过成了这样子

01.丢不下单身的妈,我带着妈妈嫁人

——“我们结婚后,得把我妈妈接过来一起住。”

——“好。”

这是结婚前,我和老公的一场对话,很严肃,很认真。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8年前我爸得了肺癌,半年之内就走了。我爸的去世给我妈的打击很大,她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我爸走了之后,她过了三四年才慢慢从丧偶的阴影中走出来。这三四年里,一直是我在贴身照顾她。

后来,我和老公谈恋爱了。谈了3年后,我妈依然不愿意我们在一起。其实她对我老公其他方面都还算满意,唯一顾虑的是他家太远。

“女子嫁太远了,不好!”

她自己就是远嫁,吃过远嫁的苦,更何况,她现在只有我,我知道,内心里,她怕失去我这个唯一的依靠

但甜蜜的恋爱什么都能化解。我将实情告诉老公后,老公拍着胸脯说:

“别担心,结婚后,让妈妈和我们一起住!”

就这样,我“带着妈妈嫁人了”。

当然,为了让我妈住得“舒心”些,婚房,我们家出了一半的钱。

带着妈妈嫁人,历经婆婆和妈各种对决,日子终于过成了这样子

02.婆婆和妈住一家,我的日子生不如死

婚后,我们依约将我妈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然而,没住上多久,婆婆就来了——“丈母娘能住得,我自然也住得。这房子,我们家也是出了一半的钱的。”

就这样,90个平米的小三房,硬生生挤进了五个人。住在一起也罢了,我妈和婆婆的战争,也开始爆发,并且一天天升级。

首先是生活习惯不一样。

我妈口胃重,婆婆口味淡。我妈做的菜,我婆婆不是嫌辣了就是嫌太咸了,而我婆婆做的饭,我妈妈又觉得太清淡,吃不下饭。她吃不下饭,所以就经常自己做腌菜,做泡菜,我老公爱吃,我婆婆觉得吃得不营养,不让我老公吃……

其次各种抢功霸爱。

我妈很胖,有高血压,婆婆来之前,有两次帮我们洗衣服,莫名脑溢血,紧急送进了医院才脱险,所以我们不敢让她做什么家务。婆婆来了之后,就成天指桑骂槐,说我妈太懒,什么都不做。

“自己的儿子媳妇只有自己心疼了!”

类似这样的矛盾冲突太多太多,每次她们一吵架,我公公就出去散步,而我和我老公,也都不好说什么。

——手心手背都是妈,谁也不能偏袒。稍微处理不好,就会让战争升级,由“亲家间的战争”,升级为我们夫妻之间的战争。

带着妈妈嫁人,历经婆婆和妈各种对决,日子终于过成了这样子

03.以心换心后,婆家娘家终于和谐一家

我妈和婆婆的明争暗斗,让家里的气氛时不时超低气。

一想到连吃个饭都要分成两派,我就心情压抑,每天下班之后都不想回家!

可是,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后来,我和老公调整了战略战术:

1.有事我俩直接坦承沟通,遇到任何问题都站在统一战线上。

2.搬来公公当救兵。这个家里,能让婆婆听得进一两句的,也就只有公公了。所以我和老公私下里找公公沟通,商量好只要我妈和婆婆发现矛盾,他一定要在私下里多做做婆婆的思想工作。

3.考虑到我妈身体不好,和我们住在一起要方便些,征得老公同意和公公的理解后,我们在同小区给公公婆婆租了间套一,下班后我们会陪公公婆婆一起散散步,周末再带三位老人出去走走玩玩。空间的间隔和时间拉长,让我妈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有了缓和的空间。

4.真诚对待婆婆,遇到事情尽量心平气和地和她沟通、谈心。逢年过节,我还会特意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婆婆。因为公公婆婆分开住,我和老公会有意的多点陪伴,也会有意地提醒我妈准备一些礼物送给婆婆。刚开始俩人都有些不自然,慢慢地做得多了,现在,互相送礼坦然多了!而我妈和我婆婆,也慢慢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人。


由原来的“鸡飞狗跳”到现在的全家和睦,我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

中国式的婚姻,嫁人等于嫁给一个家庭,如果又将两家人融合在一起,相处起来就更加困难。最终能否相处和睦,更多的取决于子女的态度——如果能做到尽量一碗水端平,不存私心,不偏袒自己的父母,婆媳之间、亲家之间,相处起来容易会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