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集團:用專利量化科技創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成功轉型,逐漸從一個技術消費轉變為技術研發者。越來越多的"自主創新型"中國企業被世界認可。據悉,致力薄膜太陽能領域的漢能集團,全球累計專利申請已達萬件,2018年平均每日申請專利超30件。這一系列數字代表漢能集團持續打造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創新突破的驕人成績,同時也助推中國經濟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

漢能集團:用專利量化科技創新

漢能薄膜太陽能芯片

"每天30件專利"漢能速度背後的故事

成立於1989年的漢能,歷經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它是絕對的國之翹楚。強大的技術儲備、尖端的核心技術,成功將技術應用到公共設施、大眾消費等領域。"2018年12月,漢能榮獲"中國好專利"獎的頒獎辭裡這樣說道,技術儼然已經成為漢能的標籤。

漢能集團:用專利量化科技創新

漢能榮獲"2018中國好專利"獎

自2009年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以來,漢能就一直專注於核心技術的突破。李河君認識到,未來能源的競爭與傳統能源相反,不是資源的競爭,而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能源。2012-2014年間,漢能先後收購了Solibro、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四家擁有領先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海外公司,通過消化整合和自主創新,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迅速佔領了薄膜太陽能產業的制高點。核心裝備的設計和製造也逐步從海外轉移到國內,裝備國產化、團隊本地化取得快速進展,量產裝備整機國產化率已接近100%。

目前為止,漢能全球累計專利申請達到10000件,2018年平均每天申請專利超30件,各技術路線研發和量產效率再創新高,持續保持四項世界紀錄。此外,漢能還擁有包括優秀科學家在內的全球薄膜太陽能技術人員超過2000名,其中包括一大批國內外先進半導體和光伏領域的頂尖科學家。

承載領先技術,產品獲得市場認可

專利是企業掌控市場、參與競爭的戰略武器。在能源領域,獨佔技術鰲頭的漢能掌握了薄膜太陽能的科技話語權。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漢能在持續提升技術的同時,還不斷拓展更多技術應用場景,開創了全新的移動能源時代,並將薄膜發電技術廣泛應用於建築、汽車、戶用電子產品、可穿戴裝備、無人機等眾多領域。

漢能集團:用專利量化科技創新

漢能薄膜太陽能"漢瓦"入選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

漢能集團:用專利量化科技創新

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牆"漢牆"

先進技術成就創新產品,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為突破技術難題,更多的專利也應運而生。漢瓦、漢牆、漢路、漢傘、漢包、漢紙等一系列覆蓋了日常"住、用、行"場景的終端產品都承載了幾百項專利的申請,再次印證了漢能的專利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受到全球市場的認可。

2018年9月漢能與日本Forest Group國際集團簽署高達9億人民幣的漢瓦預售合約,據測算,這批漢瓦投入使用後,能夠滿足近3萬個家庭的正常用電。11月,漢能與南半球最大且最知名的屋頂瓦片製造商和整體方案提供商CSR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就漢瓦在澳洲、亞洲地區百兆瓦級的長期銷售協議簽署進行確認,還就下一步漢牆銷售和本地化方案合作達成了實質性共識。11月29日,漢能與澳大利亞綠色建築公司ETS簽署高層商業樓宇漢牆銷售協議,協議為期三年,涉及物業面積9萬平方米,總金額超過一億人民幣。

為實現產品的聯動,打造移動能源生態圈,漢能還致力於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和綜合解決方案:從共享單車的車筐,物流車的車頂,汽車的天窗,到城市能源的底層架構,都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的身影,薄膜太陽能技術"讓萬物發電",打造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