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古典乐与流行乐一直是音乐界泾渭分明的两股势力,想将两者融合的音乐人不在少数,做出实绩的却是少数。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过独特的音乐体系,要将中国古风和流行乐融合绝非易事,不过近年来很多创作人在歌词中大量堆叠古语,宣称这就是中国风,真的如此吗?也许从邻国日本的演歌中我们能得到一些提示。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最近花粥的《盗将行》引发了一场风波,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指责花粥的《盗将行》「狗屁不通」,引起了双方的骂战,网络上不少人选择了站队,问题的核心变成了「堆砌古语算不算中国古风」?当然不算,现在的古风歌大多是披着古典外衣的伪古风,其本质无疑是流行乐,真正的古风歌其实与日本演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演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歌曲,它的旋律大多采用「ヨナ抜き音阶」,即4、7音阶缺失的音阶,这是江户时代日本民俗艺人的唱腔风格,同时又融入了民谣、三味线等日本传统的音乐元素,有一种自然的美感。演歌内容早期大多是民俗歌谣,词风多描绘男女之情,曲调悠长婉转,是日本古典艺能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与过渡。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演歌是日本音乐在古典乐和流行乐之间的一次摸索,偏向日本传统音乐风格的被称为「传统演歌」,代表歌手有昭和歌姬美空云雀、日本歌坛常青树北岛三郎;与现代音乐类型的风格融合的则是「流行演歌」,长山洋子就是其中的典型。进入21世纪演歌在日本从主流音乐形式逐渐衰落,但演歌艺人对于古典乐和流行乐的摸索从未停止。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演歌发展至今日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一样偏重传统,而是运用演歌独特的唱腔唱法和三味线等日本传统乐器重新演绎流行音乐,赋予流行音乐饱含日本古典风的歌曲意境。日本新一代演歌歌手德永由纪曾在红白歌会上用演歌的形式翻唱了米津玄师的《Lemon》,让在场嘉宾连呼奇迹,也许这才是古典风与流行乐结合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日本的演歌唱法对中国台湾很多歌手有很深的影响,台湾歌后邓丽君就是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非常著名的流行演歌歌手,也是在日获得最多荣誉的歌唱家,曾3次出场红白歌会,深受老一代日本人喜爱。老司机小哥费玉清也深受演歌唱法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堪称中国版的日本演歌,这可不是巧合,事实上小哥唱日本演歌可是一手绝活。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虽然日本演歌在平衡古典乐与流行乐上有其先进性,不过中国在这方面曾经绝不逊于日本,像《西游记》中的《女儿情》,《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哭诸葛》都是运用中国古典的唱腔、唱法,加上现代歌曲的旋律,伴奏乐器也以汉族传统乐器古筝、扬琴、二胡、琵琶为主,这些经典的歌曲才是属于真正的中国风。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这些中国的杰作本有机会像日本演歌一样,逐渐从传统像流行转变,与时俱进、独具一格。可中国的音乐市场往往看重歌手大于歌曲,粗制滥造的流行歌打着中国古风的旗号招摇撞骗。像刘欢教授这样真正能玩转古典与流行的音乐人越来越少,中国古风歌曲如今的整体水平不要说发展,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相比还有了明显退步。


从日本演歌看古典风与流行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