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古典樂與流行樂一直是音樂界涇渭分明的兩股勢力,想將兩者融合的音樂人不在少數,做出實績的卻是少數。像中國這樣的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中形成過獨特的音樂體系,要將中國古風和流行樂融合絕非易事,不過近年來很多創作人在歌詞中大量堆疊古語,宣稱這就是中國風,真的如此嗎?也許從鄰國日本的演歌中我們能得到一些提示。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最近花粥的《盜將行》引發了一場風波,揚州大學文學院的副教授指責花粥的《盜將行》「狗屁不通」,引起了雙方的罵戰,網絡上不少人選擇了站隊,問題的核心變成了「堆砌古語算不算中國古風」?當然不算,現在的古風歌大多是披著古典外衣的偽古風,其本質無疑是流行樂,真正的古風歌其實與日本演歌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演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歌曲,它的旋律大多采用「ヨナ抜き音階」,即4、7音階缺失的音階,這是江戶時代日本民俗藝人的唱腔風格,同時又融入了民謠、三味線等日本傳統的音樂元素,有一種自然的美感。演歌內容早期大多是民俗歌謠,詞風多描繪男女之情,曲調悠長婉轉,是日本古典藝能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與過渡。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演歌是日本音樂在古典樂和流行樂之間的一次摸索,偏向日本傳統音樂風格的被稱為「傳統演歌」,代表歌手有昭和歌姬美空雲雀、日本歌壇常青樹北島三郎;與現代音樂類型的風格融合的則是「流行演歌」,長山洋子就是其中的典型。進入21世紀演歌在日本從主流音樂形式逐漸衰落,但演歌藝人對於古典樂和流行樂的摸索從未停止。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演歌發展至今日已經不再像上個世紀一樣偏重傳統,而是運用演歌獨特的唱腔唱法和三味線等日本傳統樂器重新演繹流行音樂,賦予流行音樂飽含日本古典風的歌曲意境。日本新一代演歌歌手德永由紀曾在紅白歌會上用演歌的形式翻唱了米津玄師的《Lemon》,讓在場嘉賓連呼奇蹟,也許這才是古典風與流行樂結合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日本的演歌唱法對中國臺灣很多歌手有很深的影響,臺灣歌後鄧麗君就是上世紀70年代在日本非常著名的流行演歌歌手,也是在日獲得最多榮譽的歌唱家,曾3次出場紅白歌會,深受老一代日本人喜愛。老司機小哥費玉清也深受演歌唱法的影響,他的音樂作品堪稱中國版的日本演歌,這可不是巧合,事實上小哥唱日本演歌可是一手絕活。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雖然日本演歌在平衡古典樂與流行樂上有其先進性,不過中國在這方面曾經絕不遜於日本,像《西遊記》中的《女兒情》,《三國演義》中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哭諸葛》都是運用中國古典的唱腔、唱法,加上現代歌曲的旋律,伴奏樂器也以漢族傳統樂器古箏、揚琴、二胡、琵琶為主,這些經典的歌曲才是屬於真正的中國風。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這些中國的傑作本有機會像日本演歌一樣,逐漸從傳統像流行轉變,與時俱進、獨具一格。可中國的音樂市場往往看重歌手大於歌曲,粗製濫造的流行歌打著中國古風的旗號招搖撞騙。像劉歡教授這樣真正能玩轉古典與流行的音樂人越來越少,中國古風歌曲如今的整體水平不要說發展,與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時相比還有了明顯退步。


從日本演歌看古典風與流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