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南平建立者 高季興盤踞一隅 劫掠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高季興(公元858年---928年),初名季昌,字貽孫。陝州硤石(今河南省三門峽東南)人。少年時為汴州富豪李讓養子,曾隨養父投奔朱溫,冒稱朱姓。後隨朱溫攻鳳翔李茂貞立功,任穎州防禦史,複姓高,又任唐朝荊南留後。在位5年。

十國南平建立者 高季興盤踞一隅 劫掠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公元 907年,高季興受後梁朱溫封為荊南節度使,給兵與於作為牙兵,衣食由梁朝發給。高季興到任後,管轄十州,經唐末戰亂,城鄉凋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高季興招徠流民,安撫士吏,發展農商,穩定社會,使荊南面貌迅速改觀。並收用文武官員作輔佐,以亡唐進士梁震為謀主。暗中準備割據。後梁末帝時封為渤海王。

十國南平建立者 高季興盤踞一隅 劫掠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十國南平建立者 高季興盤踞一隅 劫掠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公元924年3月,受後唐莊宗李存勖封為南平王,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後唐攻伐蜀國時,他乘機攻佔歸、峽二州,連同荊州,共有地三州,是十國中最小最弱的一個政權。高季興在位期間,須靠徵收商稅和掠奪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十國南平建立者 高季興盤踞一隅 劫掠過境財物維持用度

公元928年12月,高季興病死於江陵。高季興死後被諡為武興王。

南平(924年----963年)又稱荊南、北楚,高季興所建,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南平是十國中最小的政權,為高季興所創。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高季興任荊南節度使。當時,南平所轄的10州為鄰道侵奪,只有江陵一城。高季興到任後,招集流亡,民漸復業,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輔佐,暗中準備割據。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後唐封為南平王,建都荊州(今湖北江陵),史稱南平或荊南。後唐滅前蜀以後,高季興得到了歸、峽二州。

南平雖地狹兵弱,但卻是南北的交通要衝。其時南漢、閩、楚皆向後梁稱臣,而每年貢奉均假道於南平;因此高季興便邀留使者,劫其財物。至南漢、閩、楚各稱帝后,高氏對南北稱帝諸國,上表稱臣,以獲取賞賜和維持商貿往來,由是被諸國視為"高賴子"。

據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帶,建都江陵(今湖北荊州)。其子高從誨(高從海)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勖,直到第五主高繼衝,於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納地歸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