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爲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為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在古代的時候,國家之間的吞併是很正常的事,只要強國出手,那麼弱小的國家就會面臨著滅亡的危險,很多的小國就是這樣消失在了歷史進程中,但是有一個小國卻是歷史上的一個意外,叫做南平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小國,這個國家的國力確實不強,但是卻在那樣一個動盪的時期,一直存在了60年,而且當時南平國的四周都是非常強勢的大國,生存環境十分堪憂,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它能存在這麼長時間呢?

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為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南平國的開國皇帝是高季興,他從小就聰慧過人,雖然沒有了雙親,但是非常會討好別人,所以他的路途也走得比較順利,從仕途開始之後,就一直不斷升官,成為了後梁的一位將軍,當時他鎮守的地方就是荊南一帶,但是在這他遇見了一個勁敵,叫做王建,兩人交手多次但是沒有勝負,於是就此放任,高季興就成了這裡的“霸主”,在後梁被滅掉之前,他非常有眼色。

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為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高季興選擇投靠了當時的後唐,一個實力非常強勁的國家,在後唐滅了後梁之後,又開始了自己的擴張,滅了前蜀,接下來就到了荊南一帶,其實高季興也知道抵不過後唐,但是沒想到在這時,後唐內訌了,皇帝被殺,新皇登基之後對荊南根本不敢興趣,所以就沒有去攻佔。但是高季興也想清楚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壯大自己的力量才能求生存,但是無奈這個國家的國力還是非常弱。

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為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如果要說為什麼它能存在這麼久,還是因為荊南所處的地位位置,基本上週圍被強國所包圍著,而夾縫中卻存在著一弱國,對於其他強國來說未必不是好事,如果南平國被滅了,那麼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也就不可避免,沒了這個緩衝帶,又是天下戰亂不斷的局面,所以南平國才能夠久久不被覆滅。

此小國被四個強國包圍,生存環境堪憂,為何卻挺過了60年之久?

​後來在趙匡胤在成為皇帝的第三年後,在去攻佔其他國家的路上,路過了南平國,就下令順手將它滅掉了,直到這時,存在了六十年之久的南平國才就此消失。其實南平國之所以能存在這麼久,除了與地理位置有關係,與高季興也有很大的關係,他作為一個皇帝,對國家是勵精圖治的,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也能在政治上非常開明,也深得當地人的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