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南平之第二位皇帝 高從誨對外以高無賴示人 對內明達通禮

高從誨(公元891---948年),字遵聖。武興王高季業長子。其父高季興於公元928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在位20年。

高從誨繼位之後,因國小力弱,馬上歸附後唐,對他的左右僚佐們說:"唐近而吳遠,捨棄唐而臣服吳,這不是好方法。"於是就通過楚王馬殷向後唐謝罪。並同時給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元信寫信,請求他上奏給後唐皇帝李嗣源,願意重新稱臣納貢。天成四年(929年)五月二十八日,安元信把高從誨信的內容告訴李嗣源,李嗣源答應其請求。 六月二十三日,高從誨自稱前荊南行軍司馬、歸州刺史,派押衙劉知謙上表請求歸附後唐,並進獻贖罪銀三千兩。 七月十七日,李嗣源任命高從誨為荊南節度使,兼任侍中。

十國南平之第二位皇帝 高從誨對外以高無賴示人 對內明達通禮

在國內,高從誨性情通達,親近和禮敬賢士,委任大臣梁震,把他作為兄長看待;梁震常常稱呼高從誨為郎君。而楚王馬希範喜愛奢侈糜費,和他遊樂談笑的人都誇讚他的盛況。高從誨對僚佐說:"像馬王那樣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了。"孫光憲回答他說:"天子和諸侯,禮節上是有差別的。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驕縱奢侈越糜費,取得快意於一時,不作長遠的思慮,不知哪天便要危亡,有什麼可以羨慕的啊?"高從誨愣怔之後而覺悟,說:"先生的話是對的。"之後,高從誨對梁震說:"我自己感到平生所受的奉養本來就已經過份了。"於是捨棄好玩喜愛的東西,用閱讀經史作為自己的樂事,省簡刑罰,減輕賦稅,南平轄境之內,得以安定。

梁震說:"先王高季興待我如同布衣之交一樣,把嗣王託付給我。現在嗣王能夠自立,可以不使先王遺業墜落。我已年老,不再能侍奉嗣王。"於是堅決請求告退家居。高從誨留不住他,便替他在土洲建築房子。梁震披著鶴氅,自稱荊臺隱士,每當到王府去謁見,騎著黃牛直到聽事的大廳。高從誨時常到他家裡去看望他,一年四季的賞賜極為豐厚。從此,高從誨把政務全部託付給孫光憲處理。

十國南平之第二位皇帝 高從誨對外以高無賴示人 對內明達通禮

對鄰邦,高從誨貪圖各國的賞賜,就四處稱臣。先後向後晉、遼、後漢及吳、楚、蜀、閩、南漢等政權稱臣,以博取歲賜。他又專事掠奪各政權過境使者的貢物,如果受損失的國家遣使責問或派兵征討,他又馬上歸還財物並請和求饒。而且還不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諸國都鄙視、恥笑他的無賴行為,蔑稱他為"高賴子"或是"高無賴"。

十國南平之第二位皇帝 高從誨對外以高無賴示人 對內明達通禮

十國南平之第二位皇帝 高從誨對外以高無賴示人 對內明達通禮

晚年,因為鎮星移到與荊南分野相應的軫翼位置,高從誨脫去羅紈衣服,穿上儉樸的衣服,節儉飲食,以禳除災禍。並立即令人請託襄州安審琦,請求歸順朝廷,聽任處置,朝廷也對他網開一面。

公元948年10月,高從誨病死於江陵。

高從誨死後諡為文獻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