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臨近年關,除了年終總結,

還有最難的一件事——春運搶票

都說春運搶票難,難於上青天!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好不容易搶完票

你會發現

一山還有一山高

翻山越嶺還是山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春運中擁擠的人群

火車裡瀰漫著的各種味道

都會令人感慨

回家真難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然而,即使回家的路充滿了艱辛險阻,也阻擋不了人們歸家的熱情與渴望。

如同人類每年來回的奔波之路,

動物界的“春運”——遷徙之路更漫長曲折。

為了生存,為了繁衍後代,它們每年長途跋涉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領域。相較於人類的春運,它們經歷的往往是生與死的考驗。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自然界最大的海洋生物遷徙

沙丁魚大遷徙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沙丁魚是硬骨魚綱鯡形目鯡科沙丁魚屬、小沙丁魚屬和擬沙丁魚屬及鯡科某些食用魚類的統稱。沙丁魚為群居魚類,聚集時可多達3億隻。多分佈於南北緯度6~20度的等溫帶海洋區域中。

厄加勒斯角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被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定義為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點。每年5月到7月間,數以十億計的南非擬沙丁魚就從厄加勒斯淺灘出發,沿著南非東岸向北遷徙,目的地是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位於誇祖魯-納塔爾省,路線長度超過1000公里。

沙丁魚是冷水魚,海水的溫度是它們遷徙的主要原因,水溫14—20攝氏度是它們最喜歡的溫度範圍。當較深、更冷、營養豐富的水流衝擊淺海沿岸地區時,它們會湧向海岸。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因此,南半球的冬季,當冰冷的洋流沿著南非海岸線由南向北侵襲,形成一條狹長的冷水帶時,沙丁魚便開始順著冰冷的洋流,由南向北,一年一度的大遷徙。

在遷徙的時候,沙丁魚會形成6到7公里長的魚群帶,寬度可達1到2公里,深度則達到30米,號稱是自然界最大的海洋生物遷徙活動。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最曲折的遷徙

太平洋鮭魚的洄游

如同抱團般大規模遷徙的沙丁魚群,太平洋鰩魚也是這樣的存在。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太平洋鮭魚,亦指生存於太平洋的三文魚,屬於鮭科,大麻哈魚屬,主要分佈在太平洋北部及亞洲、美洲的北部地區。

魚類的遷徙行為特稱洄游。太平洋鮭魚有很多種,多數具有洄游行為。以紅大馬哈魚的溯河生殖洄游最為典型。

每年九月中到十月底是鮭魚洄游的旺季,但真正大洄游,卻是依循鮭魚一生四年的輪迴(出生—孵化後回到海洋—成長—洄游出生地)在大自然上演。

全球鮭魚洄游僅在北歐挪威、冰島、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岸可見。菲沙河就是加拿大西岸鮭魚洄游的主要舞臺,而亞當河則是這場生死戲碼的高潮所在。

每年大概7月~10月間,會有成千上萬條鮭魚到此河段繁衍後代。它們從海洋出發,一路逆流而行,游回故鄉的河流,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這也是一場沒有歸途的生死之旅。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一不小心可能就落入棕熊之口

在路途中,它們會遇到人類的捕殺,棕熊、白頭海雕的獵食。不論遇到淺灘、峽谷還是急流、瀑布,太平洋鮭魚從不退卻,越過層層地形障礙,衝破重重天敵圍捕,最終長途跋涉重新回到原來的出生地繁衍後代,然後靜靜死去。

當太平洋鮭魚的幼魚從魚卵中孵化,隨即開始新的生命輪迴,待它們長大,也將踏上曲折的遷徙之路。

就像春運總讓人與“回家”產生慣性的鏈接,鮭魚逆流而上的洄游不僅是落葉歸根,也是一種捨己為後代的生命傳承。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遷移路程最長的龜種

稜皮龜

和鮭魚有著同樣信仰的還有終年生活在海里的稜皮龜。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稜皮龜體大,是世界上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殼長1040-1500mm,寬560-900mm,高290-495mm,重均達100kg以上。稜皮龜是一種生活在遠洋的動物,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偶爾也見於近海和港灣地帶。

稜皮龜除了是規模最大、潛水最深的龜種,它還是每次遷移最長的龜。

稜皮龜媽媽通常把卵產在赤道的熱帶海灘的柔軟沙灘上,但是,當新生的海龜孵化,它們會在孵化地周圍水域遊逛幾周後,開始踏上征途。據瞭解,稜皮龜從中非出生地遊往大西洋彼岸的南美洲時,它所走的路線幾乎是兩地間最短的,與之相比,即使最先進的巡航艇也自愧不如。

在2008年,科學家們追蹤一隻稜皮龜長達647天,在此期間,它幾乎走了13000英里,從印度尼西亞到美國俄勒岡州然後再回來。孵化後,雄性稜皮龜的生活就是在海上休息,而雌性必須遷移回熱帶產卵。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海洋裡的“獨角獸”

獨角鯨大遷徙

與稜皮龜跋山涉水繁衍後代不同,鯨魚的遷徙是為了捕食。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獨角鯨,又叫一角鯨。雌性牙通常長在牙床,但雄性的左牙會生出來,變成一條長牙,可長達2.6米。一角鯨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它們只生活在北極水域,速度極快,神出鬼沒,又叫海洋獨角獸。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獨角鯨是深層的潛水者,它們會在海洋各層深度覓食,主要捕食遠洋魚類、鱈魚、魷魚、蝦、以及底棲生物如格陵蘭大比目魚等。潛水時間可達20分鐘,深處超過1,000米。

每年夏天,它們要北上1000公里,穿過冰雪,到達富饒的獵食海域。更多的鯨魚順著海面冰層的外緣遊動,尋找新的通道出口。它們一路尋找冰洞,浮上水面呼吸。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獨角鯨的遷徙與海冰的形成和移動有一定的關係。當春季冰層不完整或破裂時,一角鯨會隨著浮冰縮小的邊界移動,並自小裂縫和融化的孔隙間快速的穿過峽灣。

在夏季與秋季早期它們會離開這些區域,而當冰層再次擴張時,它們會尋找冰層持續移動的水域過冬,這讓它們能在流冰群中較易找到呼吸孔。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遷徙距離最長的哺乳動物

座頭鯨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座頭鯨是已知哺乳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長的物種,它們從熱帶海域遷徙到食物豐富的極地海域,然後再返回熱帶海域。

座頭鯨以長距離的遷徙聞名,特定的採食和產仔海域非常固定,會年復一年到達同一片海域。

當海水溫度下降時,浮游動物都會到海底休眠。這一過程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發生在6〜9月,而在南大洋則是從12月到次年3月。

座頭鯨在填飽肚皮後,每條會增加約10噸的鯨脂,之後酒足飯飽的鯨魚們會沿直線遷徙至溫暖的低緯度海域交配和產仔。

南北半球的座頭鯨種群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到達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它們極少相遇,因此雖是同一個物種,基因型卻有很大的差別。已知的座頭鯨遷徙的最遠距離是從南極海域到哥斯達黎加免受暴風雨襲擊的加勒比海岸。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行走的紅地毯

聖誕島紅蟹

既然說到春運,那就必須得提提澳大利亞的紅蟹了。每逢10月底大遷徙時,浩浩蕩蕩的紅蟹大軍就出發了,從森林慢慢的爬向海灘。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紅蟹是腹胚亞目、節肢動物門動物,是生活在東南亞的紫蟹的變種,屬於雜食性動物,平時以軟體動物為食,壽命可達35年。

聖誕島是澳大利亞領地裡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位於印度洋上。紅蟹一般生活在島上熱帶雨林的腐殖層,靠食用地面表層落葉和腐質為生。

每年10月底,在熱帶雨林氣候的雨季來臨之前,紅蟹就開始了艱苦的長途跋涉,集體遷往海邊產卵。

在遷徙途中,紅蟹群密集地佈滿去往海岸的路面。5-7天的遷徙期間,它們要跨越公路、鐵路等危險地段。由於紅蟹四肢粗短、行動遲緩且幾乎都是“聾子”,在遷徙途中,它們很容易被汽車輪胎壓扁。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為了保護這種生物,聖誕島上的居民頗費苦心。從15年前開始,聖誕島國家公園每逢紅蟹遷徙高峰時期就關閉公路和鐵路,設置路障以阻止紅蟹湧入街道;甚至專門在路面搭設金屬板橋,以及40餘座地下隧道以便紅蟹能安全穿過公路。

春運回家很難?那是你還沒見識過海洋動物的遷徙之路

不過故事到此並沒結束,一旦小螃蟹在海洋裡度過幼蟲期,它們會爬上海岸,遷徙到該島中部的雨林裡。雖然這些小螃蟹很小,但是它們的數量非常驚人:每隻成年母螃蟹大約產12萬個受精卵。如果照此計算,恐怕總數會大得令人難以置信。由小螃蟹構成的“紅潮”,覆蓋了整個海灘,也許在整個城鎮和整條黃金線路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見識了海洋動物們艱難的遷徙之路後

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回家之路比它們輕鬆很多

最後祝大家一路順風

早日回到溫暖的家


來源:海洋網綜合科普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等整理


(更多行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