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本文译自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Brukard Freiherr von Müllenheim-Rechberg)的回忆录《SchlachtSchiff Bismarck》。

俾斯麦号服役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终于服役了!易北河东岸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上空乌云如盖,大风卷起浪花拍打着左舷停靠在舾装码头上的俾斯麦号。太阳没出来又刮这么大的风,但至少没下雨,我安慰自己。水兵们穿戴整齐沿着两舷排成队列,军官和佩剑士官的腰间挂着短剑,军官们身上还戴着银色的饰带。部门长官带着手下的水兵去向副舰长汉斯·约尔斯报道。参谋军官的列队在右舷舷梯靠后的位置,正对着仪仗队。军乐队在舰艉甲板上已经就绪,前方的主炮下聚拢着一群厂方代表,给这个军事化的场景增添了一点民间色彩。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俾斯麦的孙女多萝西娅·冯·洛文费尔德主持了俾斯麦号的掷瓶礼,当时船身上还饰有她的纹章与家徽。然而在战舰完工以后,她的家徽与纹章被抹掉了,由大西洋纹章取而代之。


紧接着护送舰旗和司令旗的白色交通艇靠了过来。副舰长下令:「全体立正!面向左舷!」司号兵吹响了信号。所有人都肃立着注视那艘交通艇,它逐渐减速,缓缓驶向舷梯。仪仗队举枪欢迎舰长登舰,副舰长报告:「全体就位,准备举行服役典礼!」随后我跟着他们来到舰艉的主席台,这时仪仗队后退,水兵们排成十一行面向长官准备聆听训话,两名掌旗官手捧舰旗来到了旗杆前。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舰长林德曼海军上校,他身后是副舰长汉斯·约尔斯海军中校和作者。照片摄于服役典礼当天。


「俾斯麦号的士兵们!」林德曼道:「我宣布,俾斯麦号战列舰今天正式服役。」他接着勉励大家努力工作,尽快让俾斯麦形成战斗力,并要求布洛姆&福斯的厂方代表们继续努力,争取提前完工。他接着引用了奥托·冯·俾斯麦那次著名的铁血演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整艘战舰现在令行禁止,整装待发。林德曼下令:「升旗!」伴随着国歌,在仪仗队拱卫下,舰旗和司令旗缓缓升起,在凛冽的海风中飘扬。战舰俾斯麦号正式加入第三帝国海军。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俾斯麦号的舰旗,背景是邮轮「祖国号」。

俾斯麦号于1936年7月1日开始铺设龙骨,1939年2月14日下水。全长251米,宽36米,吃水9.33米,最大吃水10.2米;正常排水量(译注:Konstruktionswasserverdrängung,即设计排水量,中文习惯称之为正常排水量,指船只在标准排水量基础上携带半数燃油、食水和滑油的重量,德国海军主要采用此种计算方法)45940吨,满载排水量50955.7吨,在一次满载补给和设备时甚至测出了53546吨的排水量。

俾斯麦号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设计便是其长宽比较小。相对于当时的设计惯例而言,俾斯麦号的宽度可谓相当大,反对者认为应当增加长宽比获得更高的航速,最后俾斯麦号并没有特别采纳后者的意见,「超宽」的舰体提高了适航性,减轻了横摇,提升了高海况下的射击稳定性。加大宽度同样可以减少吃水,这对在水浅的北海操作有利;此外得益于空间的提升,外层防护船体同内部防雷隔壁的间距也可以更大,抵抗水下爆炸的能力更强;副炮以及大口径防空炮的布置也更加容易。舰体超过90%的部分为焊接结构,双层舰底占了总长的约80%,以特别强化水下防御。露天甲板从舰艏延伸到舰艉,向下依次为火炮甲板、防护甲板、上层及中层平台甲板。底层平台甲几乎同双层船底上方的压载舱平行。全船被从后向前依次划分为22个区域。

俾斯麦的装甲重量占全舰总重的比例相当高,约为40%,根据防御区域的重要性装甲值有所增减。几乎整块露天甲板都有装甲防护,尽管50mm的厚度本身比较薄弱,但是这层装甲可以防御破片,并在接触下方核心区域的装甲前,将贯穿进入的炮弹引爆。防护甲板由80-120mm的穹甲和首尾两道横向装甲隔壁组成。主装甲带长度约170米,为重要的主机、锅炉以及弹药库等设施提供垂直防御。主装甲带水线以上部分高约3米,并向水线以下延伸2米,最大厚度为320mm,向下递减。为了配合露天甲板装甲,在主装甲带上方还布置了一道120-145mm被称为「堡甲」的上部装甲带。俾斯麦号的主指挥所和位于上方靠后部位的前部射击指挥所的装甲防御为:前方350mm,顶部220mm,底部60mm(译注:此处为作者谬误,俾斯麦号前部射击指挥所前方和顶部实际的装甲厚度分别为200mm和100mm);后部的备用指挥所装甲分别为150mm,50mm和30mm。每个指挥所都有一条专属的装甲竖井通往位于防护甲板下的计算中心。而位于水线上方27米的主射击指挥所出于降低重心的考虑,仅配备了轻甲,分别只有60mm、20mm和20mm。除了常规装甲防护外,俾斯麦号的重要缆线与管路都做了防破片处理。俾斯麦号的炮塔防御可谓优秀,炮塔正面厚360mm,背部厚320mm,侧面厚150-220mm,顶部为150-180mm;炮塔基座在甲板上方的厚度为340mm,甲板下方厚220mm。副炮方面,炮塔正面厚100mm,侧面40mm,顶部20-35mm,炮塔基座厚100mm。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当时的战列舰基于减重目的其副炮的防护都很薄弱,可以被自身火炮击穿。

俾斯麦号的结构布局同当时德国的重巡洋舰——比方欧根亲王号——非常接近,前部舰桥共有四层甲板,后部三层;塔桅矗立在前部舰桥上,上面设有主射击指挥所和露天的主高炮射击指挥所。动力系统约占全舰总重的9%,十二座高压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三座蒸汽涡轮引擎,通过电力传动为每具螺旋桨提供约4万匹马力的动力。其原本最高航速只有29节,在改为机械传动并将主机功率提高到15万匹以后,航速增加到了30.1节——在后来甚至跑出过更高的航速——使得他成为当时最快的战列舰之一。俾斯麦号的燃油携带量为8700吨,在17节时续航力为8900海里,若以16节航速航行,续航力可达9280海里,对采用蒸汽涡轮引擎的战舰来说,这个航程已属非常优秀,足以满足德国海军的需求。然而同之前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相比,俾斯麦号的航程还是短了1000海里,后来有人推测若是他的续航能力再高一点点的话也许就能改变最终的命运。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俾斯麦号在布洛姆&福斯的干坞内。


舵机由电力驱动,两面24平方米大小的船舵并排安装。俾斯麦号全船的耗电量十分巨大,因此配备了两台5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和七台涡轮发电机,总发电功率达到了7900千瓦。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俾斯麦巨大的船舵与推进器,注意与工人身高的比例。


四座双联装38cm炮塔——「安东」与「布鲁诺」在前,「凯撒」与「朵拉」在后,主炮最大射程36.2千米,常规备弹840发,最多960发;平均每门105-120发,每枚炮弹都有配有一个前药包和一个主药包。由于炮弹重量巨大,因此只能通过机械升降机向炮塔供弹。舰体两侧各布置了三座双联装15cm副炮,最大射程23千米,备弹1800发,平均每门150发。防空火力包括八座双联装10.5cm速射炮,备弹6270发;8座双联装37mm炮,备弹32000发;此外还有十八门——十门单装两座四联装——20mm高射炮,备弹40000发。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舰桥前部一瞥,右边是B炮塔,远处可见15cm副炮。

为了防御磁性水雷和鱼雷,俾斯麦号安装了名为MES的消磁设备,通过敷设在船底的导线阵列减轻舰艇的磁信号,从而避免触发磁感引信。舰上配备了四架单引擎Ar.196水上飞机为侦查与联络之用,必要时还能充作战斗机使用,其中两架备用机被收藏在主桅下的机棚内,另外两架则在置于烟囱两边以便随时使用。横置于舰体舯部的弹射器是双向的,烟囱与主桅间设有一座转向架,因此飞机可以从任何一侧起飞。此外舰上还配备了三艘长官小艇、四艘交通艇、一艘小型驳船、两艘汽艇、两艘小艇、两艘舢板和两条杂务船。

舰员编制包括军医和学员在内共103名军官,士官与士兵1962人。水上飞机的飞行员和机械师隶属于空军,着空军制服;机上观测员则是经验丰富的海军人员,并接受过空军培训,他在机上同时担任无线电手。后来的大西洋作战中,全舰官兵加上舰队参谋、押解舰员和随军记者,登舰人员高达2200多人,其中大约2106人在1941年5月27日战死。舰员按照所属部门被分成了十二个大队,每个大队180-220人。其中第1-4队接受一般海员培训,主要负责操作主炮及副炮,军官们即为各炮塔指挥官;5、6队同样接受一般海员培训,负责操作高炮,队长任防空指挥官;7队主要负责后勤,如炊事人员、文书、鞋匠等;8队负责武器的维修保障,队长任枪炮技术官;9为雷达通讯的专业人员,队长任新闻官;10-12队主管动力设备,队长分别为涡轮机总工程师、蒸汽机总工程师和第二损管官。第1、3、5支队通常在左舷,2、4、6队在右舷,7、8队中的一半人将在战时按照负责的区划支援1-6队,所有无人的战位作战时都将有人值守。技术保障方面由值班大队负责,前班负责战时抢修,后班负责处理损管。


2200多名船员里最后战死2106人!俾斯麦号幸存者的首航回忆


▲图中炮管上深色部分是丹红底漆,通常因射击的高热导致表面灰漆剥落所致。注意炮管上固定炮口测量仪器导线的固定环。

本文作者:fairywing1(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