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夜晚击鼓报时。西安自古以来都是军政重镇、千年帝都,也是古代最早出现的城市。在这里的中心保留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钟楼,也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

钟楼,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檐上覆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万历十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的设计构造自然不必说,但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着许多天马行空、诡谲绮丽的传说。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传说从前关中八百里秦川,是一望无边的泽国。在茫茫大海之中便隐藏着如今的西安,但这海水却并非江河汇聚,是从现在钟楼位置的一口泉眼里涌出的。

在深海里有只数丈长的巨型乌龟,兴风作浪整天闹腾。它一动便能掀起翻山蹈海的巨浪。半坡的先民们,依山傍水而居。屡受这乌龟闹腾掀起的水患,巨浪淹没良田和家宅,人们不得安生。

为保一方平安,先民们请来工匠,修建了座钟楼盖住了涌海水的泉眼。并专门求神仙用锁心链把巨龟锁住,使它在泉眼里长眠不醒,将它巨大身躯当做堵水栓,使海水不会冲出,关中这海底平原才得以渐渐露出容颜。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据说那个地下泉眼直通到渤海湾,那巨型乌龟也是从海里通过水道爬到关中来的。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到钟楼附近的地上或钟楼的墙边仔细去听,就能听到有水流涌动的声音,还有长眠乌龟的酣声。

民间还流传着的另一个版本,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关中一带地震接连。民间议论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一翻身便长安震动。朱元璋怕了,于是想办法要压制这条龙。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蛟龙。于是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现藏碑林博物馆)前来助阵。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钟楼日益偏离城市中心。明神宗万历十(1582年),在陕西巡抚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迁移。

关于这次搬迁有这样一个传说。万历年间,关中再次爆发了大地震,死伤无数、传言四起,说有妖怪作乱。当时著名的道士高承之向知府进言:“钟楼东迁半里地到十字街口,地动必除。因为此地有条千年鳌鱼在作怪。”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知府听后,和高承之一起来到十字街口。命士兵刨开地面,见露4块大石,揭开石条,果见下面有一深井,流水哗哗响。不一会儿,一股水柱夺井而出,冲向天空,随即见到一鳌鱼头伸出井外。高承之走过去用宝剑按住鳌鱼头,叫士兵用铁链将其锁住,将铁链和鳌鱼一同沉入水底。

知府征用5000工匠,夜以继日赶修钟楼。从此钟楼巍然屹立,鳌鱼被镇压在水底再也不能兴风作怪了。而从此天下第一的云景钟,就怎么也敲不响了。

后世经过资料证明,钟楼下确有一口水井。但至于夜深人静时听到的水声,不过风从钟楼的门洞经过发出的声音,但这美丽的误会,却也带来了许多传奇谲丽的故事。


趣事奇谈:你没听过的钟楼奇闻?没关系,盘它



钟楼,记录着西安苍海桑田的传奇和历史,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

它与鼓楼晨昏相伴,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东去,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北行,是西安最年轻最宽阔的大街,南往,是高楼林立的科技文化区。钟楼与西安一起铭记历史,一起眺望未来。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