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普魯士早已成為被石化的歷史,甚至連普魯士語也都少有人知。但當人們來到德國,看到那些刻著“腓特烈”名字的殘垣,那個曾被奧地利人輕蔑地稱呼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砂石罐頭”的國家又怎麼可能被我們忽略。畢竟輝煌過兩百年,甚至連近(現)代德國人的處事哲學,都源自那兩百年。

言歸正傳,正如中國的一切都是“Made in 孔孟之道”一樣,德國的一切都是“Made in Preußen”,精緻、嚴謹、深得推敲,略帶貴族傲氣卻隱匿著征服世界的力量和野心,這些曾經普魯士的標籤都烙印在瞭如今德國的骨子裡。當然,其中自然包括它們的汽車產品。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Audi Sport賽道日讓你與超跑更近

古時,平民可能一生都沒有與統治階級相處的機會。如今,工薪消費者的財力也限制了他們獲得尖端產品的幾率。於是很多品牌開設了體驗日,而作為百年車企的奧迪,每年都會舉辦致力於讓普通消費者感受到頂級汽車產品魅力的Audi Sport賽道日。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Audi Sport賽道日現場)

我本人一直覺得,像奧迪Q3、A4這樣相對平民化的車型,就像是一支軍隊中基層的士兵,上述這兩款車,調性正好印證了普魯士帝國士兵精緻且堅韌(耐用)的品質。而你想窺視“統治階級”的性情,那你就得用金字塔頂端的車型作為參照。

對於奧迪而言,它們的“統治階級”自然是R8、RS車系,它們構成了“奧迪帝國”的核心品質,如果你真的有幸與它們相處一段時光,相信你定會被奧迪這個普魯士後裔所吸引。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Audi Sport賽道日現場)

奧迪會在Audi Sport賽道日拿出所有金字塔頂端的車型,RS 3 Limousine、RS 6 Avant、RS 7 Sportback、R8……如果你不是石油大亨的孩子,你的車庫裡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停進它們當中的一輛。畢竟,大多數人甚至連車庫都沒有。然而我很幸運,幸運的點當然不是我爸是石油大亨,而是我有幸與“普魯士貴族”們相處了一個下午的時光。

雖然我在此之前已經對這些車型有所瞭解,但當我真的告別紙上談兵,開始實際體驗的時候,還是會被它們的“城府”驚豔到。我習慣把最期待的東西放到最後,因此RS 3 Limousine、RS 6 Avant和R8已經非常優秀,但我把絕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體驗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下文簡稱“RS 7”)。

與“條頓騎士團團長阿爾伯特”的下午茶時光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那輛等待我駕馭的RS 7時的樣子,它停放在最邊上的Pit的外面,整車沒有被啟動,很安靜,但我知道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精明的人都會深知“一件事物越缺什麼,就會表現給別人什麼”的道理,RS 7沉穩的黑色禮服只是它偽裝成和藹可親形象的道具。

稍微通曉奧迪歷史的人會明白,RS 7的城府其實完全是遺傳的。它與它的前輩,也就是80年代經典的奧迪100 Coupe S便如出一轍。總之,我初見RS 7時的心情,就像站在國家寶藏洞穴入口前的Ben Gates一樣。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座艙)

之後的事情,我好似一個盜墓者,在對神秘事物的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進RS 7的座艙,那是一個夾雜著汽油味道和荷爾蒙香的空間。

起初,我對RS 7速度的試探只是循序漸進,但在某一次嘗試中卻意外的發現,當開啟運動模式後,那顆V8 4.0 TFSI發動機居然有一股帶你穿過幽暗抵達光明殿堂的力量。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座艙中的RS標識)


這時你會收穫如獲至寶的感覺,而你的野心也將膨脹,因為你知道,你腳下掌握著605匹的馬力,你想把它全部釋放出來也僅僅需要3.7秒而已,這對於一輛豪華5012毫米長的豪華中大型性能轎車來說已經難能可貴。

也正是因為這些數據和駕駛體驗,讓RS 7成為了整個“奧迪帝國”的力量擔當。體驗日上很多德國籍的駕控教練都更願意稱呼它“colonel(團長)”,我想大概指的是普魯士帝國早起軍隊(條頓騎士團)的領袖阿爾伯特吧。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今年Audi Sport選擇在彎道較多的浙江賽車場,這對善於奔跑的團長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當我接近整條浙賽最難的7、8號彎時,後輪可以為我修正5度的轉向誤差。而quattro系統也會將原力自由地輸送給四輪,而不侷限於傳統的40:60的前/後輪比例分配,從而壓榨出四條輪胎每一絲的抓地力,讓RS 7在彎道中“高聲”猛進。

正因如此,我在最後的出彎階段,才會有踩下全油門的自信。


普魯士的後裔 奧迪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當方格旗出現在賽道,我知道和團長的下午茶時光就要結束。駛入Pit,發動機在瘋狂運轉之後戛然而止,一切歸於平靜,只留下引擎艙散發的陣陣炙熱餘溫還在請戰。

我摘下頭盔和漢斯,回到休息區要了一杯氣泡酒,暗自與落地窗外的團長碰杯告別。當時間流過、情景更迭,當我對駕駛的標準以團長為基準,當我開其它車子時還在期待團長的咆哮時。我知道,這種感覺,就叫蕩氣迴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