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于丹北大被轰事件来龙去脉。

2012年11月17日晚,北大百年讲堂上演2012昆曲名家年度雅集。这里说明一下北大百年讲堂是个商业演出场所,且对外售票。当天的高水平演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昆曲爱好者,观众不全是北大学生,甚至更多的不是北大学生。演出谢幕献花后,主持人说“今天现场来了很多领导和贵宾”,然后请于丹上台。观众的气氛就有些骚动,全然不似之前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而是多了很多不屑的嘘声。于丹上台后说“代表大家给各位老师深深地鞠一躬。”观众中就发出了“不用你代表”“于丹下去吧”这样的喊声击倒叫好声。于丹很尴尬地说了一句就从侧幕下台了,这就是于丹北大被轰下台的事件经过。应该说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背后更多的是于丹不得人心的事件的集中体现。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究竟于丹有哪些不得人心的事情呢?

第一件事:网友“黎江”曾在微博上爆料说: 大约2007年,于丹有个女弟子患严重抑郁,痛苦到极致时,她把导师当成救命稻草,在生命最后时刻打电话给于丹,可是于丹接到电话后冷冷的说,现在没时间,等我回去! 可是等于丹回去后,女孩已坠楼身亡。这种对生命的冷漠,已经和于丹在讲台上满口仁义道德背道而驰。难怪很多人会对于丹产生厌恶,实属情有可原!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第二件事:作家慕容雪村也在微博上爆料:一女名人(于丹)对手下极其苛刻,稍有不顺则厉声怒斥:笨蛋!垃圾!只是因为订的酒店不满意就对下属破口大骂!有读者求签名,则立刻换一副妩媚脸孔,娇声应对:您好,谢谢。这样的双面嘴脸,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于丹在北大被轰赶下台。很多人是这样分析的。于丹当时去演讲的时候穿的是一条超短裙还有黑色高跟鞋,而她当时是作为观众代表发言跟昆曲有关的言论。昆曲是国粹,先不说得多么正式,但是起码得给昆曲还有台下的学生做一个好榜样。这可能是当时于丹被轰下台的一个理由,但是据当时在现场的观众表示,他们之所以会把于丹赶下台,是因为不想让她做代表。一个昆曲的门外汉又怎么能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代表昆曲爱好者讲话呢?这和范冰冰领国家精神缔造者颇为相似,都是德不配位的表现!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人无完人,中肯看待于丹!

于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后来做了大学教授,后来又通过《百家讲坛》解读国学经典一炮成名。中肯的说,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对普及、传播传统文化,激活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让更多人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并去学习国学经典。这方面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知名评论家梁宏达说: 于丹的确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但是她同时也是一个道理不通的人。她的走红是市场的需要,而现在沦落至此,只是因为她把自己嫁给了市场。她是一个喜欢说正确的废话的人。虽然梁宏达有的时候说话是有点毒,但是关于于丹他说的还是很正确的。于丹的成功其实跟她的素养有关系,但是也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还有很多的人比她更懂论语,但是于丹非常喜欢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一些大家听起来难以理解的话,以此来掩盖浅显的本质。至于于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和他的传媒出生有关呢?在此小编保留意见。

于丹被轰事件来龙去脉,为何那么多人不淡定?如何中肯看待!

关于于丹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