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点击上方“镇江城管”可订阅哦!

从狭窄的街道到宽阔的马路,从一片片农田、平房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自行车代步到汽车出行……改革开放40年来,大镇江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滑过一张张像素不高又有些许泛黄的老照片,记忆和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好几十前的镇江街头。

镇江土著们,一起来看看镇江城的变化吧。

1

中心商业区大市口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1978年镇江干部群众在大市口集会,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的大市口。

大市口位于城市中心,是我市的中心商业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业城、商业大厦、华联商厦、中山商场、新世纪商厦、国际饭店的建成,大市口商圈的核心地位牢牢确立。近几年来,大市口商圈开始悄悄“变脸”,苏宁广场、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第一楼街步行街、八佰伴、漫书城……一个个新型商业项目的进驻,也促使传统商业改变自身经营模式,适应新的竞争格局。这些变化让人充满了期待。(石小刚 摄影报道)

2

南徐片区巨变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南徐片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的南徐片区。

南徐片区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和行政、体育、文化中心,并实现主城区与丹徒新城的互动和连接。走在南徐片区,移步换景,像一幅恢宏画卷铺展开来——南山绿道、枣林河风光带、凤凰河风光带已经成为市民运动、休闲的新场所;高铁南站、体育会展中心、职工文体中心、规划展示馆,正在渐渐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城市新坐标。这一切,在4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石小刚 摄影报道)

3

火车站的“飞驰”40年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1978年镇江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今年改造竣工的镇江火车站。

镇江火车站是我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连镇铁路上的重要车站。1978年1月5日镇江新客站正式使用,一直到90年代末期都是沪宁线上设施最好最现代化的车站。2007年开通动车,2010年开通高铁,从此镇江地区正式步入高铁时代。2018年1月,新建镇江站(北广场)正式开通启用,自此南北广场互联互通,普速列车和高铁列车的分割成为历史。改革开放四十年,火车早已经驶过“绿皮”、驶过昨天,如今动车如花,高铁如网驶进了我们多彩的生活。(石小刚 谢道韫 摄影报道)

4

苏南运河镇江段变了模样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苏南运河镇江段。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航道整治竣工后的苏南运河镇江段。

苏南运河镇江段“四改三”整治工程,就是将四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全长42.6公里,总投资约20.3亿元。苏南运河镇江段,船舶年货运量达1亿多吨,是京杭运河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航段之一。“四改三”整治工程竣工后,由原来通行500吨级船舶的航道,提升为通行1000吨级。该工程的实施,为镇江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水运支撑,也提升了城市的防洪、灌溉能力,并改善沿河生态景观。(石小刚 谢道韫 摄影报道)

5

南山风景区的前世今生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南山。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千人在南山展示健身气功。

“南山北水”一直是我市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为擦亮这张名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山风景区的整治工作不断加快,搬迁关停了一批水泥厂、采石场,取缔了露天烧烤,搬迁了一批“山中村”,退田还林。同时,西入口、珍珠湖景区、南山绿道、北部景区等相继建成迎客。南山,这座城市“绿肺”正以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石小刚 文雯 摄影报道)

6

40年的乒乓情缘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上世纪70年代末乒乓名宿张燮林在指导家乡学生打球。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选拔赛在镇举行。

1988年3月,镇江市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同年10月,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镇江开赛,众多乒坛名宿、资深教练、一流高手云集镇江。25年后,2013年——2015年“直通世乒”中国国家乒乓队选拔赛连续三年在镇江举办,再现当年乒乓之城盛况,为镇江市民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乒乓盛宴。近年来,我市群众性的“千台万人”乒乓球赛、“爱拼才会赢”球王争霸赛等主题赛事活动更是接连不断。40年,变换的是打球的场地、是运动的规则,是打球人的面孔,不变的,是这座城市对乒乓球的热爱。(石小刚 文雯 摄影报道)

7

官塘桥路的魅力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1978年的镇宝路(官塘桥路前身)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的官塘桥路。

从沪蓉高速公路镇江出口下来,通过长4.67公里的官塘桥路,可以快速直达镇江市中心。官塘桥路是一条充满魅力和现代节奏的生态低碳景观快速大道,在双向八车道的主车道上,由于全立交设计,没有安装红绿灯,达到快速交通的目标。(石小刚 摄影报道)

8

浓浓的年味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世纪70-80年代镇江市民凭票购买商品。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18年春节,市民在购买年货。

说起凭票供应,已经是存在中老年人记忆里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凭票供应的远不止粮食,还有糖、猪肉、食用油、布、烟酒等。商品凭票证供应是在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产生的,止于供求平衡和产大于供。改革开放后,商品逐步放开,取消了计划供应,市场上商品供应货源充沛,品种琳琅满目,与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石小刚 摄影报道)

9

充满活力的丁卯片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丁卯片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18年的丁卯片区。

丁卯片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是一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郊农地。自1992年设立丁卯桥工业区而得到彻底改变,包括镇江戏剧服装厂、华晨华通机械厂等一大批原来位于镇江老城区里的工厂,陆续搬迁到了当时的丁卯开发区。20多年后,镇江新区推动丁卯片区从“园”向“城”转变,建设充满活力的镇江科技新城,加速由传统工业区向宜居宜业、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城市转型。(石小刚 谢道韫 摄影报道)

10

镇江港的沧桑巨变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1982年建设中的大港港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的镇江港。

镇江港位于长江干线与京杭运河的交汇枢纽,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和资源。改革开放40年以来,镇江港实现了三次发展飞跃:1986年,国务院批准镇江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由封闭型港口转变为开放型港口;1993年,国家将镇江港列入全国43个主枢纽港之一,由中转型港口转变为枢纽型港口;2004年,国家确定镇江港为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镇江港由过去的内河港口提升到了沿海国际港口。镇江港近十年来新增的通过能力相当于前30多年通过能力的总和,从当初的“小码头”华丽转身为如今超级巨轮排着队进港靠泊的 “亿吨大港”。(石小刚 谢道韫 摄影报道)

11

古朴典雅西津渡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80年代末的西津渡。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的西津渡。

近年来,通过对文物历史建筑的抢救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公共景点的建设,西津渡街区恢复了小码头传统商贸街功能、修缮了租界建筑群、工业遗产区建成“老码头文化园”等,整个街区面貌焕然一新。沿着古街一路行来,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现在,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沿街“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1914”“德安里”等题额。“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石小刚 文雯 摄影报道)

12

农家厨房的变迁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上世纪80年代的农家大灶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现在的丹阳农家厨房

黑厨房、土灶台、大水缸,一日三餐不离柴火,是过去农村厨房的真实写照。现在丹阳农家的厨房里大多通上了天然气,除了燃气灶、抽油烟机外,还有微波炉、智能电饭煲等现代炊具,煮饭烧菜实现了燃气化和电器化。烤箱、净水器、洗碗机等也都成为农家厨房的“新宠”。改革开放40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家厨房的变迁便是其中一个缩影。(马福兴 石小刚 摄影报道)

13

让市民生活越来越便利的菜市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90年代初的露天菜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市民在大型超市购买蔬菜

我市主城区现有57个菜市场,总经营面积达12万平方米。采用“私营公管”模式、专业化连锁管理模式以及新型的“互联网+社区商业”的倍全模式,即线上和线下相融合,通过联采直采,减少环节降低成本,让利两头的3种运营管理模式。构建了菜市场“15分钟服务圈、10分钟生活圈、5分钟便民圈”的“三圈”生活服务体系,让市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石小刚 摄影报道)

14

您好,这里是镇江110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镇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前身是110指挥调度室,设立于1989年,当时配置一台无线电寻呼机、五部无线固定台、12名民警,建立了与四县(市)二区相通的通信联络网。2017年11月30日,市局指挥中心对原110接处警大厅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成的大厅集成了110接处警、智能指挥调度、一键高清视频指挥调度、警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移车、数据显示、辅助决策等八大系统,为实施扁平化、流程化、规范化、智能化、可视化指挥调度提供支撑。(夏芸 马镇丹 摄影报道)

15

船厂老厂区 滨江新绿地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上世纪90年代镇江船厂老厂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北固山绿地广场原是镇江船厂的老厂区,2002年镇江船厂开始搬迁,退城还绿。经过10多年的绿化、改造、养护,如今的北固山绿地广场上已是绿树成荫,成为镇江滨江风光带上的一处天然氧吧。 (石小刚 摄影报道)

16

小家变大家 幸福一家人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世纪80年代,出生于1980年的迎江路中心社区居民李宁(图二)在母亲的陪伴下弹着玩具钢琴。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2018年,李宁(图一)和父亲母亲以及妻子看着女儿弹琴。李宁父母于1978年结婚组建了小家庭,40年来,电视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14英寸变成40英寸;小琴变成了大琴;小家变成了大家, 三代同堂,住房面积也从十几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平方米。他们是幸福的一家人,也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他们共同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雯 摄影报道)

17

句容西郊崛起一座城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2008年的原黄梅镇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航拍器镜头下的句容经济开发区。

10年不到的时间,句容西郊崛起一座城,这里生活、教育、医疗、娱乐休闲配套一应俱全。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这落户,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自行车及运动器材和输变电三大主导产业和激光显像、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为一体的产业结构。 (王军 石小刚 摄影报道)

18

运粮河换新颜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1989年7月8日江水倒灌,运粮河大水淹没周围民居。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运粮河是城西主要灌排河道,该河道两头通江,全长近10公里。2014年10月,润州区运粮河水利血防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新建嵌入式混凝土挡土墙、新建血防护坡,堤顶沥青道路以及背水坡草皮护坡。2016年,该工程顺利完工,成为我市城西一条美丽的风光带。(石小刚 摄影报道)

19

出行工具的“进化”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1983年春,原镇江无线电厂(现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公司)的女工们骑车郊游。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如今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公司女工们的座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极大发展,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从自行车、公共交通、摩托车等方式,到私家车……我们不妨从几十年来同一家公司的女工出行方式的“进化”来感受这一巨变。 (石小刚 摄影报道)

20

工厂区变成风光带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图为上世纪70年代,正在建设中的印染厂。

20组珍贵新老照片对比!见证镇江40载嬗变!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里是烟囱林立,纺织厂、合纤厂、印染厂等工厂扎堆。如今这里早就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宜居的滨江路风光带,沿途都是看不完的风景。傍晚,享受着徐徐江风,市民们在路上慢跑,在绿地里散步。(曹厚庆 石小刚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