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洞察自我,不斷超越,實現人生意義

《自卑與超越》|洞察自我,不斷超越,實現人生意義

關於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也是弗洛伊德的反對者之一。阿德勒強調社會文化和自我奮鬥對個人的影響,是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極大地影響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

關於本書

本書是個體心理學的代表作。阿德勒從“自卑感”這一核心概念出發,從家庭關係、學校教育、職業選擇等多個領域中選取案例,介紹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了自己對於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的理解,並給出了諸多實用的建議。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底層動力;遺傳等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命運,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目標,也可以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

第一部分

先來看看: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究竟是什麼?在阿德勒看來,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想著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照個體心理學的分析,是因為有兩種人類最底層的情感在背後推動著我們:一種是自卑感,一種是優越感。我們一般認為,自卑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條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會感覺自卑。但阿德勒說,不是這樣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所以在他的個體心理學裡,自卑感是一個核心概念。

有些人看起來比較害羞,或者做事情畏首畏尾,或者像阿德勒自己那樣,小時候體弱多病成績差,說這些人自卑,我們都能理解。那有些看起來很強勢的,甚至很自負的人,他們難道也自卑嗎?沒錯,在阿德勒看來,這些人也自卑,甚至更自卑。

他在書裡舉了個例子。說有三個孩子第一次去動物園,看到了獅子,他們仨心裡都很害怕。第一個孩子就躲到媽媽背後,說“媽媽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都嚇白了,但是嘴上說“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瞪著眼睛,好像很英雄的樣子,還問媽媽,“媽媽,我不能向它吐口水呀?”阿德勒說,其實這仨孩子都怕,都心虛,但表現方式不一樣。自卑也是一樣,有些人看起來很自負,實際上是因為內心很自卑。但他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沒辦法,所以只能自欺欺人,強行讓自己相信“我比別人厲害”,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這麼一來,他內心其實更自卑了,但是外在表現好像是很強勢的樣子。

其實這樣的人,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紙老虎”嘛。這麼一說你可能就明白了,我們人人身邊都可能有這樣的人:說話做事不容置疑,哪怕你提出一點點反對意見,立刻就翻臉了,或者給你小鞋穿,因為他太心虛,經不起質疑嘛,外強中乾,內心自卑。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這裡要強調一下,阿德勒不是說有自卑感就不好,恰恰相反,他認為自卑感很重要,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是人類文化的基礎。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他說的自卑,其實是人對自身狀態的一種不滿,所以人人都想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也就是說,在個體心理學裡面,自卑感是一個基礎概念。它不是一個貶義詞,也不是一種不好的心態,而是一箇中性詞。

除了自卑感以外,還有一種人人都有的心態,叫優越感。阿德勒說,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彌補這種自卑感,追求優越感。所以這兩種感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一個人追求什麼樣的優越感,也就是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跟他個人的自卑感有關。阿德勒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很多醫生在小時候都經歷過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場景,所以他們就有一種自卑感,認為人生不安全。為了彌補這種自卑感,就選擇了做醫生,去跟死亡對抗,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也不是隻有一種實現方法。很多人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優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實現辦法。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阿德勒的說法,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自卑感就像是一個在背後提供推力的發動機,優越感就像是一個在前面牽引著你的火車頭,這兩種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動力,讓你在提升自己的軌道上飛奔。

阿德勒在這裡特別提醒你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自我超越當然好,但是千萬不能跑脫軌了,不能因為太焦慮而跑錯方向,進入自卑情結的誤區。什麼叫自卑情結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就是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不敢面對困難,那就只能把這個問題擺到一邊,然後回過頭來,從亂七八糟的小事中尋找優越感。我們剛說的紙老虎,其實就是一種自卑情結。紙老虎們自己做不好事情,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但是他們可以不讓你批評,把壓制批評這件事做好,他們就能獲得優越感。

再舉個例子。阿德勒在書裡記錄了自己一位病人的故事。這位病人是個16歲的問題少女,她從六七歲就開始偷東西,12歲開始就夜不歸宿,天天出去跟男人鬼混。阿德勒跟她聊天,發現這個少女從小就沒得到什麼關愛,2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媽媽根本不愛她,也不關心她,所以她就心生怨恨。最後這個女孩自己承認了,說“其實我不喜歡偷東西,也不喜歡跟那些男生鬼混,我做這些就是想讓我媽看看,讓她知道她管不住我”。所以她其實是在利用這些行為,報復自己的母親。

阿德勒就說,這其實就是一種自卑情結。因為她在跟自己的母親作對嘛,但是又的確沒有自己的母親強大,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所以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偷東西,夜不歸宿,來彌補自卑感,獲得優越感。其實就是在追求優越感的時候跑錯方向了嘛。除此之外,什麼自行為、犯罪、懶惰、青春期叛逆,都是在彌補自卑感、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之中跑錯了方向,沒有樹立好端正的人生態度所導致的問題。

上面講的就是第一個問題,關於人類自我超越的動力是什麼,總結一下就是: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為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第二部分

我們再來看看: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呢? 只要你稍微聽說過一點弗洛伊德的理論,那你肯定知道,弗洛伊德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說一個人的人格,在你五六歲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你成年後有什麼行為上的問題,比方說膽小害羞,那就要追溯你的童年經歷,看看是不是小時候被什麼事情或者是陌生人嚇到了。總之,就是往以前看,認為過去的經歷會決定人的性格和行為,所以在弗洛伊德這裡,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很難的。

個體心理學給了我們一個改變自己的機會。阿德勒也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的病人一旦遇到了什麼問題,他也要去從病人的童年經歷中尋找原因。但他跟弗洛伊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就是:阿德勒認為,人的經歷不能決定人的行為,因為人可以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解讀。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家裡就很窮,童年很不快樂,那麼他長大之後,就註定得不到幸福嗎?在阿德勒看來,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快樂的人。這個孩子的經歷是註定的,改不了了,但他從經歷裡能學到什麼經驗,就說不準了。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別人小時候都快快樂樂的,就我這麼悲慘,那既然這樣,我為什麼還要管別人?我自暴自棄好了。但他也有可能會想,我小時候生活得這麼苦,長大後不能再繼續這麼過下去了,我要改變自己的狀況,讓我的孩子能享受一個幸福的童年。

所以阿德勒說,環境因素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可以通過解讀自己的經歷,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他還告誡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要說是遺傳或者經歷在決定孩子的能力,不是的,真正束縛一個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阿德勒的這個說法非常振奮人心,因為他不認為客觀因素會決定人的行為,而是給了我們一個改變自己的可能,就是:你可以通過創造性地去解讀自己的經歷,改變自己的思想,通過個人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這不是阿德勒在給我們灌心靈雞湯,而是他從自己的個人經歷中提煉總結出來的一套理論。之前講過,阿德勒剛上學的時候成績很差,特別是數學成績,非常糟糕,自己也覺得自己很沒天賦。但他的父親一直鼓勵他,然後有一天,他把老師都不會做的一道題,完整地做完了,一下子信心大增,完全改變了對待數學的態度,開始喜歡數學了,之後就一直在盡力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成績自然就變好了。

所以阿德勒在書裡說,你看,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那些說什麼能力是先天的觀點,根本就是靠不住的。其實這就是在反駁弗洛伊德,因為弗洛伊德的理論帶有決定論的色彩,就是說一個人的先天因素和過去的經歷,決定了人的行為,改不了。在阿德勒看來,這就是瞎扯,他堅決反對,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去追求更卓越的東西,實現逆襲。所以為什麼他的理論叫個體心理學呢?就是在強調每個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其實也就是在說,不管你處於怎樣的環境中,有過怎樣的經歷都不要緊,你都有機會改變自己。

創造性地去解讀自己的經歷,改變自己的想法,你就有了改變自己行為的可能性。那之後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為什麼這麼說?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說,“假如我在教室裡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說,‘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說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所以阿德勒說,一直以來,我們矯正人的行為,或者治,都是從行為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幹,要改變行為,先改變目標。

舉個例子。他說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阿德勒說,是因為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脫眼前的問題。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說,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說弗洛伊德是決定論,那麼阿德勒可以說是目的論。因為在阿德勒這裡,每一個行為,都有它的目標,並且都受到目標的影響。如果要改變一個行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從這個行為的目的本身入手。

上面講的,就是今天的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總結一下:在個體心理學看來,通過創造性地解讀自己的人生經歷,我們就可以改變思想,擺脫過去的經歷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就有了改變自己的可能性。把主動權抓到自己手上之後,再通過樹立目標,讓自己的行為為目標服務,就能激發起自己的改變行為,實現自我超越。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的最後一個問題:怎麼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我們先來看看,在阿德勒眼中,到底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在阿德勒看來,不管是整個人類,還是你我這樣的普通個體,人生中可能面臨的所有困難,都可以歸納成三個問題:第一個是職業問題。因為我們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要互相交換對方的工作成果才能活下去;第二個問題,是人際交往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活在社會之中,必須跟周圍的其他人交往,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這都是必須要面對的;第三個問題,是婚姻問題。因為人類有男有女,所以我們一生都繞不開婚姻和愛情這些事情。如果人類要想生存下去,那男人跟女人就必須妥善結合。

職業問題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合作分工,人際關係問題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間相互打交道,婚姻問題需要我們跟伴侶合作。所以職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婚姻問題,在阿德勒看來,歸根結底,都屬於合作問題。所謂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怎麼去面對這三個問題。所以阿德勒下了定論,一個人的意義,只能在跟別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體現出來。如果把你自己跟別人分割開來,那你的人生意義就等於零。所以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唯一的意義,就在於對別人和整個社會做貢獻。

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合作問題,人生也只有社會意義。那麼我們怎麼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呢?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就是要去跟他人建立合作。具體怎麼達成合作,只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縱觀阿德勒的理論,我們可以歸納出一條實用的準則: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只把關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時時刻刻想著你的合作方。我們用阿德勒對待人類的三大問題之一,婚姻問題的觀點,來舉例說明。

阿德勒說,婚姻是一份需要兩個人共同合作的工作。這一方面是雙方之間的愛情要長久,另一方面還涉及到對下一代的教育。我們先來看夫妻之間的相處。阿德勒說,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就在於很多男人,甚至是很多女人自己,認為男人應該是一家之主,要來統治女人。這就說明,他倆根本就不懂得合作。合作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能處於一種附屬的地位,就是說,兩個人的地位要平等。如果總有一方在支配另一方,甚至強迫另一方,那怎麼能叫合作呢?所以這段婚姻肯定不幸福。

那正確的合作意識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阿德勒說,夫妻雙方,特別是男性自己,心裡一定要明白,男人現在的強勢地位,都是社會文化導致的結果。所以如果你掙錢多是正常的,這是你在家庭生活中正常分工,不能因為自己掙錢比妻子多,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阿德勒認為,男人不要去追求什麼掙錢花錢的問題,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家庭分工上,而是要跟妻子建立平等的合作,看到你婚姻中的合作方,也就是你妻子的貢獻,和她共同管理家庭。當然了,這對夫妻雙方來說都一樣,女人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合作。

阿德勒做了一個很讓人感動的總結,怎麼樣才能擁有幸福的婚姻呢?就是要主動給予對方關心,而且,你關心對方的程度,要比關心自己的程度還高,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合作。如果你有過婚姻或者是戀愛經歷,那肯定能明白,阿德勒說的這段話是非常智慧的。

再來看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在阿德勒看來,無論是學校的教育,還是家庭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孩子跟別人合作的能力,千萬不能讓他成了一個只關注自己的自私的人。

阿德勒在這裡舉了戀母情結的例子。一個大男人,為什麼會病態地依戀自己的母親呢?阿德勒說,是因為這個男人沒有跟別人建立起合作關係。他的母親對他言聽計從,但除了自己的母親以外,他跟誰都沒法兒合作,所以就更強烈地依賴自己的母親,想佔有她。如果他能跟其他人也建立起合作關係,就不會有戀母情結了。戀母情結這個詞,是弗洛伊德發明的。他認為這是一個性方面的問題,覺得男人想娶自己的母親,殺死自己的父親,所以叫戀母嘛。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說法,那這就不是戀母,而是沒有能力跟別人建立合作,按照現在的說法,這叫“媽寶男”。

所以阿德勒說,作為母親,不能過度寵愛孩子,否則會讓他失去跟別人合作的能力。母親首先要跟孩子之間建立合作關係,然後再把這種關係延伸到孩子和父親之間,之後再把這種關係拓展出去,讓孩子信賴別人。不能讓孩子把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讓他學會關心別人。

無論是婚姻、職業還是人際關係,其實都是這個道理。要把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去關注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係。在阿德勒看來,對一個人的最高要求,最高的誇讚,那就是說,這個人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員工,在朋友中是一位好夥伴,在愛情和婚姻中是一位好伴侶。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那就能實現人生的意義。

上面講的就是第三個問題,怎麼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意義?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合作問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給整個人類社會做貢獻。所以要實現人生的意義,就要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過度關注自己,而是時時刻刻想著合作方的利益。

在我們這個時代,就像阿德勒說的那樣,人人都有自卑感,都在追求著超越自己,超越階層,都在焦慮地追求著一個可能自己都說不清的目標。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倍受煎熬,不斷地追問自己,我做的這些事,到底有沒有價值?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實際上就給了我們一個判斷方法:如果孤立地看,一個人的自我意義,就是沒有意義。所以,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價值體系中去審視,從一個更高的維度上進行觀察,把自己看成是人類體系的一員,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行為準則,才能看清,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自己的行為到底有沒有意義,到底是不是在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