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實錄四則——樂山作家宣渝生

知青生活實錄四則

宣 渝 生

今年是知識青年下鄉五十週年紀念日,我一直想寫點什麼,回憶一下那艱苦的六年知青生活,但當我提起筆來,又好像是一部廿四史,不知從何寫起。後來一想,乾脆實錄知青生活四則,以作紀念。

知青生活實錄四則——樂山作家宣渝生

我是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下放到井研縣王村公社紅旗大隊第八生產隊當知青的。記得我下鄉的第一天,被分配住在一家姓周的貧農家裡。每天出工回來就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或粗糧,我很感激周大娘。在她家住了十幾天以後,我的住房已改造好了,那是一個廢棄了的舊糧庫,土牆草房,簡單翻蓋了一下,我就搬進去住了。在離開周大娘家的前一天,我付清了那十幾天的飯錢,並專門去買了一個毛主席石膏像送給周大娘,誰知她一句話就把我說愣了:“送石膏像有什麼用?還不如買點吃的東西實惠!”我半天回不過神來,心裡想,這個貧農大娘怎麼這樣落後?在當時講政治的環境下,大家都熱愛毛主席,送石膏像是再正常不過了,怎麼還不如買點吃的東西實惠?這還是正宗的祖傳三代貧農!我當時確實理解不了這裡面的道理,這說明我的思想太單純了,太幼稚了。

到了這一年的栽秧季節,我跟農民一起下田栽秧,一邊栽秧,一邊說話。我旁邊那個五十多歲的貧下中農給我說:“我以前給地主栽秧,地主待我很好,招待的很周到,會給我吃好的,我栽秧子時可以吃到臘肉,吃到鹹鴨蛋,還可以喝點小酒,蔬菜是隨便吃。再也不像我現在吃得這樣差。”我又是一楞,這個貧下中農怎麼這樣反動,竟然會說地主好?!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地主都是壞蛋,都是黃世仁、周扒皮一類的貨色,都會殘酷地剝削農民,欺壓農民,怎麼會對農民這樣好呢?這跟我在教科書上學到的東西完全相反,簡直是太離譜了,我當時是完全想不通的。

知青生活實錄四則——樂山作家宣渝生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人生就像杯苦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我下鄉的地方很窮,是個不通公路、屙屎不生蛆、窮山惡水的地方。每年九月份都要去上交公糧。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七零年九月份,我挑著八十斤重的穀子,爬坡上坎,走了八里多的山路,去送公糧。當我大汗淋漓地把公糧送到公社的糧站的時候,看見一條狗懶洋洋地躺在大街上曬太陽,它是那麼的悠閒自在,那麼舒服地享受著秋天的陽光,我不由從心底裡發出一聲慨嘆:“人不如狗呀,狗還可以自由自在的曬太陽,而我卻在那麼辛苦的勞作,得到的報酬卻很少,簡直是沒有可比性呀!”我是分在一個很窮的生產隊,當時是大寨工分制,一天的勞動日才10分,也就是說幹一天農活,只有一毛錢的收入。我幹了一年的農活,在分完糧食後,我只拿到八元錢的人民幣。當時的農村真的是太貧困了,每天干的都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活,既繁重又累人,結果是入不敷出,確實是很艱苦的,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力,我是帶著戰天鬥地的豪情到農村去的,我還想在農村大有作為的呀!?

我很喜歡這句話:“生活告訴我們,不忘艱苦歲月,方能砥礪前行。”這件事情要從到一九七四年那年說起,那年全國在進行憶苦思甜活動,我們生產隊也架起了一個大鍋,在鍋裡煮起了白菜,在白萊上面撒了點米糠,放了點鹽。在中午收了工,大家聚在一起,每個人拿了個碗,在鍋裡盛了碗白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因為剛乾完農活,肚子餓了,吃什麼都香甜,這一鍋白菜米糠憶苦飯被大家一搶而空,都覺得好吃。大家說下次再吃一次憶苦飯。我也吃了兩碗,感覺口感不錯。就這樣,我們順利完成了這次憶苦思甜活動,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吃飯去了。

知青生活實錄四則——樂山作家宣渝生

羅曼羅蘭曾這樣說過:“累累的創傷與痛苦,是生命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每一次都標誌著我們前進了一步。”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對於我這個城市下去的孩子,確實吃了不少苦頭,出了不少洋相,但也磨鍊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抗挫折的能力,明白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為我以後經風雨,見世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應該感謝這六年農村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不知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如山,勤奮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海,艱辛為舟,泛舟遨海,方知海之廣闊。”我願以這句話與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