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清明踏青掃墓,難免會緬懷故人。

在腳下這片土地裡,深埋著每個人愛著的,卻去往他鄉的人。

人死後,無非有兩種選擇,一種土葬,一種火葬,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如古時所強調的【入土為安】。

每段生命旅途的盡頭,陪伴在他們身旁的,嚴格算起來,其實不是親人朋友,而是這麼一群人,默默陪在身旁。

他們,被稱為生命擺渡人。

他們,是殯儀館的工作者。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在眾人眼裡,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備受爭議和異樣眼光。

很多人都說,就算錢再多,都不會去殯儀館工作,陰森森的,指不定惹上什麼鬼東西。

事實上,殯儀館的存在,在當今社會真的很重要,因為人有生就有死,生是醫院的事,死就是殯儀館的工作。

如何讓逝者,死得體面,去得安詳,就是他們要手頭認真做的事。

在所謂高薪資的背後,隱藏著它們不為人知的一面,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值得人們同等的尊重,值得更多的鮮花與掌聲,真心令人敬佩。

01

入殮師:給予生者慰藉,給予死者尊嚴

什麼是入殮師?

又名葬儀師,為逝者還原未死之時的狀態。

不管是正常死亡,還是遭遇意外事故逝世的人,都要耐心、細心為其整修面容和身體,儘可能還原生前最自然好看的面貌。

入殮師,就如逝者的化妝師,用愛和手中的工具,讓逝者能幹淨,有尊嚴地走向另一個世界。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作為遺體化妝師,最重要的,就是讓逝者的遺容變得“好看”。

通常來說,正常逝世的遺容,整理起來相對簡單。

可如果遇到車禍、跳樓、兇殺等非自然死亡事件,送來的遺體往往支零破碎,面目全非。

有的甚至因為時間問題,已經浮腫腐爛,爬滿蛆蟲,刺鼻的腐臭味,令人作嘔。

即便看起來觸目心驚,他們都要按照修復工藝,一點點還原生前面貌。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這不僅考驗入殮師的經驗水準,更是考驗他們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畢竟是人皆有恐懼,面對感官衝擊的事物,湧現的不適,也是人之常情。

這種感覺,入殮師不是沒有,而是死者家屬的痛苦,使他們盡全力消除恐懼心理,耐著性子,讓逝者能體面遠走。

“人人都有父母朋友,幹這行也要換位思考。家屬肯定希望死者走得有尊嚴。”

當看到無法辨認原樣的家人,在離別的最後時刻,變回自己熟悉的模樣時,家屬們流下的淚水,就是對入殮師最好的肯定。

逝者家屬的認可,所有的不理解和偏見都不重要了,這便是入殮師的覺悟、責任與當擔。

殯儀館繁重的工作任務,一般要求24小時待命,幾乎365天不休息。

因為死者逝世的時間無法預料,隨機待命就是他們生活的日常,就算是深夜熟睡,接到電話,就要整裝待發去工作。

無論五一、十一還是春節,只要有悲痛家庭需要,他們就會出發,進行傷口縫合,修飾五官,整理服裝,為死者舉辦告別儀式。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箇中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曉,默默嚥下。

02

遺體火化師:塵歸塵,土歸土,還原生命質樸

遺體火化師,顧名思義,就是將逝者的遺體火化成灰,安裝在骨灰盒裡,正式入土為安。

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的火化室魏童說:“在這裡,只談生死,不說你好,不道再見。”

逝者已逝,生者仍需堅強,其他言語,不過隔靴搔癢。

對火化師來說,對家屬最好的安慰,就是收到潔白的逝者骨灰,讓其帶著骨灰盒,踏上回家的路。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在大眾眼裡,火化師或許只要將遺體放進火化房,就不用操心了。

可實際上,並沒外人想象中那般簡單。

火化前,要事先掌握逝者的基本情況。

比如年齡、身高、骨骼以及生前的健康狀況,熟知死亡原因、冷藏的時間,以及隨葬的物品。

火化中,需要對火化爐,進行隨時處置和調整。

其中,但凡哪一個環節出了紕漏,都會影響到火化時間和流程。

火化室內,火化爐一字排開,溫度常達40多度,悶熱的環境,機器轟鳴聲,嗆人的煙氣……

長期工作下,實在令人煩躁難耐,但火化師們依舊膽大心細,一絲不苟地工作。

因為火化工作一般集中在上午,於是從七點開始,就忙碌不停歇,遺體調度、掃碼、入爐、觀察爐壓、收斂骨灰、清理灶面……

一天下來,白口罩變黑,工作服蒙灰,精神疲憊。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與入殮師一樣,火化師是全天24小時輪班制,平均每天要完成大約70具遺體的火化任務。

火化師工作人員說:“最多的,一天能達到119具,節假日更不能休息。”

正常來說,一具遺體火化時間在1小時左右,一旦遇到特殊情況,時間就得延長。

時間的延長,就會導致體力消耗變多。

火化可不僅僅只是個技術活,更是個體力活。

每具遺體,他們需要拿3米多長、15公斤左右的鐵鏟,翻動遺體平均5次,每天平均工作時長達12小時。

在最忙碌的時候,他們要拿又長又重的鐵鏟,翻動150次以上。

火化師說:“每天面對逝去的人,也要搞好自己儀容儀表,因為這是對逝者的一份尊重。”

殯葬工作裡的苦和淚,這群人從來都不和外人說,即便付出,不被大眾認可,也依舊認真送亡者最後一程,讓逝者走得乾乾淨淨。

03

殯儀館:生命擺渡人,難渡己

人人都說,殯儀館工資高得很,輕輕鬆鬆月入上萬。

可殯儀館的人坦言,報酬真沒有外人說的這麼高,主要還是看經驗,有多少經驗,拿多少報酬,大部分都是正常五六千。

撇開薪資不說,當就現實裡,大眾對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態度,和深入骨髓裡的偏見,就知道他們目前的狀態:

殯葬人員的辛苦,沒有換來同等的尊重和理解。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但凡殯儀館工作的人,很難租到滿意的房子,因為房東會忌諱,覺得不吉利,拒絕出租。

所以有的人到現在,只能長期租住在家庭旅館的房間,提到自己工作,都得遮遮掩掩,不敢直說。

自從幹了這個職業,受邀參加的聚會少了,喜慶的婚禮就更不會被邀請,逢年過節,親戚朋友都不待見。

用盡心思與力氣,送逝者上路,還得忍受某些家屬,因親人去世而產生的過激言行舉止。

找對象就更不好找,對方一聽是殯儀館,不說髒話就很好了,談何接受。

更絕的,有的人因為嫌髒,連握手也不願意,生怕沾染上什麼疾病和厄運。

……

這邊,是外界的不認可,那邊,還得忍受箇中危險。

殯儀館工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也是一項比較高危的職業。

過程中難免要接觸到人體骨骼,人體的骨骼裡面,也是有很多細菌的,還有遇到腐爛遺體,或者傳染病遺體時,還得面臨遺體釋放的毒素、病菌風險。

明明這份工作,充斥著強壓力、難聽的反對和潛在的生命危險,他們卻甘之如飴。

為什麼?

因為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一個社會的運轉,需要醫生接待【生】,就需要殯儀館接待【死】。

如果人人都不願意,去給予亡者最終的人性關懷,逝者家屬的悲痛也就得不到慰藉,逝世的人也就無法入土為安,早登極樂。

讓遺體從化妝、告別到火化過程中,不出任何差錯,這便是他們胸中應盡的社會義務,也是他們一直默默遵守的基本職業道德。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或許有人說,做這行,必須心理不太陽光的人適合,才能忍受這些黑暗。

恰恰相反,殯儀館的員工,比常人更容易體會到愛的溫暖,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生活真的不易,可當你經歷的生離死別多了,就越發明白,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希望,只要還有人愛著自己,還有自己所愛的人存在。

那活著,就是快樂。

作為殯葬人員,他們其實更懂生活,更理解生命的意義,更加珍惜現有的一切。

殯儀館的日常種種,真的一點都不骯髒,相反,它很神聖。

他們是一個個“送行者”,將逝去的“遠行者”,一個個體面地送到彼岸,淡化了死亡的悲痛,撫慰生者,告慰逝者。

這群生命擺渡人,難渡己,也依然堅持渡人,看慣了生死,也選擇熱氣騰騰地活著。

實錄:生命擺渡人背後,鮮為人知的辛酸

想起《入殮師》裡說的:

“死亡就是一扇門,它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穿過它,走向下一程。

作為看門人,送很多人穿過那扇門,對他們說聲,路上小心,我們後會有期。”

願這個時代,能有越來越多人,可以理解尊重殯儀館裡,站在生門與死門前,默默無聞貢獻力量的看門人。

這群看門人,值得掌聲,值得鮮花,也值得轉發吶喊。

【今日互動】

你如何看殯儀館工作人員?

注: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