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配叫東林黨?

自從當年明月老哥的《明朝那些事兒》在天涯連載之後,大量的歷史愛好者被大明朝圈粉,從傅友德到毛文龍,從李善長到張居正,都各有其粉絲。各路粉絲們討論最激烈的是明末歷史,怎麼救大明朝,之後還衍生了大量的穿越文,從灰熊貓到趙子曰到老白牛到月關,產生了一批網文大神。

任何政權要想平穩運行,都離不開文武兩道。文指的是內政管理,錢怎麼收,又怎麼花,案子怎麼審理,怎麼維持內部穩定,這些都需要人去做。武的方面,則是政權的根基,老百姓憑什麼要給你錢,各地異能之士難免有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人,和外部的國家、部族發生衝突,這些都需要軍隊去解決。

你也配叫東林黨?

大明大頭兵雖然過的不咋的,其實是真正的力量所在

在同時期世界大部分地方,包括歐洲、日本、中亞西亞等地方,解決辦法是封建領主制,就是這塊地封給你了,你自行想辦法弄好內政,打仗了你出人,一級級的分封下去,相當於文武不分家,各級領主本身就是武士。而大明朝沒法這麼做,因為我國秦漢以來的傳統是皇權集權制,要想集權,就不能分封,分封天然會形成地方勢力,那就只能實行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郡縣制。郡縣制的話,文的方面中央需要任命大量終於中央的地方官,來完成管理工作。武的方面因為沒有各級領主自動充當武士,需要養常備軍隊。經過唐宋的演化之後,到了明朝,形成了文武兩方面都由科舉產生的文官集團掌控的局面。為什麼要這樣?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除了開國皇帝,其他皇帝本身在軍隊沒有真正的根基,如果軍隊長期掌握在某個武將手裡,他很容易就能發現他才是真正的力量,其他的皇帝文官都是土雞瓦狗。而科舉上來的文官則不一樣,他們的一切都是依賴於中央權威的,他們本身在軍隊也沒有很深的根基,再加上一些技術手段,皇帝可以較為容易的避免軍隊造反。

如此一來,可以看到大明到了中後期,其實整個政權系統完全掌握在科舉文官手裡,這樣顯然對皇帝不利,文官雖然忠誠沒問題,但皇帝可不願意見到他們一家獨大,並且新手皇帝很難駕馭文管系統,水太深了。於是皇帝引入了身邊最信任的宦官去分權,形成了閹黨。

你也配叫東林黨?

閹黨雖然不會奇門武功,確實是皇帝心腹

與此同時,西班牙人從南美獲得大量金銀,到東亞大量採購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進行大帆船貿易。這種貿易給明朝江南帶來了巨量的白銀,這些財富和當地本身很濃厚的讀書氛圍結合,形成了東林黨的基礎。顧憲成的東林書院成了凝結核,凝聚了這一批有財富又有科舉能力的士子,形成的鬆散同盟,就是東林黨,主張“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也就是加大文官集團的權力,壓制宦官。

你也配叫東林黨?

西班牙大帆船帶來大量白銀

從這些背景來看,馬雲們的湖畔大學真不配叫東林黨,他們只是一些老闆而已,還差著遠呢。要想成為東林黨,首先要培養家族子弟進入文官體系,這一點他們就做不到,他們的家族子弟全去了美國,這些留學黨,在文官體系內本來就不是重點升遷的,有資源支持也難以升到高位。

你也配叫東林黨?

你們也配?

其次東林黨有著強大的輿論影響力,獲得人們天然對知識分子的尊崇,他們的評價就決定了社會評價。而湖畔們差的很遠,他們的名聲並不好,雖然無數小報溜鬚拍馬,然而人們的主流評價依然是“老闆”,而不某特別值得尊敬的人物,並不是套個大學的身份就能改變的。

你也配叫東林黨?

不,並不能為所欲為

再次他們是虛的,沒有根基。東林黨能成黨,他們有大量的士子認同其觀點,這些不是錢能買來的。東林黨背後有大量的商人、有產地主,這些也是他們沒有的。

你也配叫東林黨?

最後,東林黨是在現有體制內活躍,而他們這算什麼?不怕引來天雷?我勸馬、柳之輩早日使用否認三連。

你也配叫東林黨?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