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数的川军将士出川抗日,保家卫国。以至于当时一直流传着“无川不成军”一说,由此可见,川军将士对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人们有目共睹的。那么得到如此盛誉的川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呢?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川军的来历

川军的前身是民国期间四川割据军阀部队,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产生的。四川的割据军阀从1912年到1933年,共计大小混战达到470多次。在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均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国民革命军投诚,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

随后,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仍统率原部。但是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

1934年,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刘湘不得已于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同时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至此才是结束了防区制度,四川军政统一,归属南京政府。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壮士出川 保家卫国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在重庆主持川军整军会议的何应钦,将这一惊天消息通报给在场300多位川军团以上军官。在这一刻之前,以刘湘为代表的川军将领,还怀揣着各自的利益,维护着各自的地盘。然而当这一消息骤然出现之后,第一个请缨出战的是第41军军长孙震。10日,从南京赶回的刘湘,电呈中央表达出川抗战的决心。14日,刘湘又通电全国,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敌一拼”,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7战区司令,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司令。

刘湘更是不顾劝阻,带病出征,终在前线吐血病发,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去世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这一遗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前线川军每日诵读,以此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浴血奋战 屡建功勋

在淞沪会战中,川军第43军26师官兵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会战的70多个师中最好的5个之一。

藤县保卫战,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开创了将士与城池共存亡的先河,也直接促成了台儿庄大捷的胜利。而滕县保卫战就是由川军完全担负,一举让川军的顽强英勇名扬天下。此战,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所率5000余人伤亡殆尽,但也歼灭日军4000余人,完成了他们所担负的任务。战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为血战死守滕县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写下了“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挽联。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百万川军 抗战砥柱

在8年抗战中,四川基本没有受到日本鬼子的蹂躏,但是出川抗战的川军将士有300万之众,64万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两个军以及一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以至于当时有“无川不成军”一说。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广大川军将士发扬了四川人民吃苦耐劳、机智勇敢和“有敌无我”的英勇牺牲精神。在抗战第一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为挽救国家危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战时为何说无川不军,川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