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人生岂能没有应急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每个职业都要守住自己的职业底限!

不要总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最经不住考验,任何关于人性的总结,到最后会发现只是个总结而已。


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人生岂能没有应急预案?



当了多年的作训参谋,做了许多方案计划,其中就有各类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基本的套路就是:预想各能发生的情况,分析判断原因,定下处置决心,组织部队行动,协同注意事项,各类保障。

这类预案做得针对性越强、想得越周到、平时训练到位,真正行动起来就越有把握,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甚至于日常管理工作,都要制定详细的管理预案——而不是仅限于干巴巴的管理规定,让基层官兵知道怎么处置可能发生的情况,远比只知道禁来禁去要好得多。在组织学习上级的一些事故通报时,也会带着官兵从操作层面去分析思考——遇到类似问题时,到底怎么做才是合理的,才能将损失将到最少,而不是只会强调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严格遵守规定等。具体的操作指导远胜过空洞的理论教条!


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人生岂能没有应急预案?



现实生活中,许多职业其实都要有应急预案,做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到应急预案。比如说自驾游,车子出故障了、人病了、道路出状况了、路上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等等,列个清单出来,以防到时措手不及。

近期刷屏的重庆公交惨案,从根本上去讲,其实就是应急预案没有做到位的问题,甚至可能压根就没有应急预案这一说。开公交车的司机,或只具备了开普通车的技能,但绝对不具备开公交车的素养!开公交车,一定要考虑到车上还有乘客,手里掌握着乘客的生杀大权!

公司在组织司机进行培训时,除了驾驶技能培训,还应该有应急预案培训,这个应急预案,不仅仅包括道路情况处置,更应包括车内的情况处置。车内的情况,其实质就是当乘客出现意外时,尤其是干扰司机正常开车时,司机该怎么办,最低限度要做哪些运作,要确保哪些问题不能发生,如何将事故损伤率降到最低,等等,

真正提高司机队伍的职业素养,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每个职业都应有自己的职业底限。


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人生岂能没有应急预案?



遇到意外,作为公交司机的第一反应必须是什么?最先要做的必须是什么动作?等等,这些都必须写到预案里去,并且要进行培训。比如在重庆案中,遇到干扰后,司机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靠边、停车、报警,最先要做的动作就是打右转向灯、松油门、踩刹车。如果这都来不及,那就直接松油门、踩刹车,就算有后车追尾,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出现人员伤亡的概率要低得多。

当然,公司层面也要考虑到司机的人生安全和利益保障,在预案当中,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列举清楚,而不是几个死板的条文规定和简单的绩效考核。比如有些地方会将驾驶位置隔离,让司机有个相对独立安全的不受干扰的空间;有的地方会明确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司机没有按时到站打卡而予以免责;有的地方还组织司机进行等反恐演练等等。

作为乘客在乘公交出行的过程中,倘若遇到类似情况也要考虑预案,是保面子还是保利益,是保利益还是保生命,这些都要预先有个权衡。海宸不想参与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指责当中,毕竟指责别人的人,自己未尽做得比别人好,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估计还要怂,要是怂得丢命了,只能认倒霉。


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人生岂能没有应急预案?



对于社会问题,人性往往是经不住考验的,当看到别人有难时,当遇到突发事故时,只考虑自保——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重庆公交坠江案只是非常特殊而已,倘若车子没有坠江呢?

不要总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最经不住考验,任何关于人性的总结,到最后会发现只是个总结而已。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并不表明自己的道德水准就好到哪里去。

职业化的社会必须要有职业化的思维,职业化的社会必须要有职业化的做法。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将可能的意外列入职业培训范围才是不二的选择!

建立预案化思维,可以让做事的代价小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