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鬥雞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全國鬥雞數河南,河南鬥雞數開封。

而在開封,老蔡是鬥雞界的名人,一是因為他養的雞好,二是因為他鬥雞的時間長。

他說自己被鬥雞“絆住了腳”,要不是因為鬥雞,自己做生意早就發財了。

但他說也改不了,自己這個人,就跟斗雞一樣。

住在雞窩裡的人


蔡尚海今年70歲,一個人和127只鬥雞住在一起。

他的小院兒門口養著狗,能看家護院保護雞;院裡養著鵝,防止黃鼠狼來吃雞。

熟悉他的朋友在說到蔡尚海在哪裡時,都會開玩笑地說:在“雞窩”裡呢。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蔡尚海家的雞窩


老蔡養雞60年,養得一窩好鬥雞。

在鬥雞場上,中原雞向來“打死不跑”,而老蔡則有著品種最全的中原雞。

老蔡的鬥雞在開封是出了名的個子大,魁梧,他的養雞場裡養著127只雞。

16年前,老蔡利用親戚家廠房剩下的一塊兒地方,改造成了這個養雞場。

因為偏僻,像是隱藏在了另外一個世界。

但相比以前在自家家屬樓裡,一家五口還有他養的幾隻雞,他對這兒很滿意,從此吃住都搬來這兒了。

屋前屋後的雞叫聲此起彼伏,他住的院子只有一間臥室和一間廚房,剩下的地方就擺滿了密密麻麻的雞籠。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雄赳赳氣昂昂走路的鬥雞


院子侷促,走在這裡,少不了雞的味道,避不開漂浮的雞毛,免不了腳下的雞屎。

這些年因為城市都蓋起樓房,能養雞的地方越來越少了。

而最近得到消息,這個小院兒也面臨拆遷,老伴勸他少養一些,繼續回家養。

老蔡說著以後再看,卻自個兒開始找合適的地方,他計劃著養更多的鬥雞。


硬漢養雞


老蔡9歲被鬥雞迷上了,今天的他除了尋找新的養雞場外,還要對抗的,是日漸不足的體力能不能支撐自己繼續養雞。

老蔡年輕時在劇團唱武生,唱高腔耍雜技,練就了一身好功夫,身體也比一般人壯。

他喜歡唸叨那時候的自己,有無限體力可以訓練雞:攆雞、溜雞、操雞、跳灶,忙活半天都不累。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老蔡給雞洗爪子


最大的轉變出現在2016年,老蔡查出來了胰腺,被下過三次病危通知書,動了一次手術。

治病的波折被他一筆帶過,笑著跟我們講出院了他家都沒回,直接回了自己的“雞窩”。

住院期間他把照顧鬥雞的任務分配給家人了,他著急回來檢查工作完成的怎麼樣。

回家之後,他又開始在床上指揮老伴和兒子如何喂。

老蔡在生活其他方面都是硬漢一個,但照顧小雞這事兒他最仔細。

每隻雞各個階段該吃什麼糧食,正常飲食還是用雞蛋、牛肉、維生素等進補,老蔡心裡都有數。

現在的老蔡每天在晨光熹微中起床,先來院子裡看一眼雞,給它們喂點水,再開始一天的養雞生活。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老蔡給雞按摩脖子


喂的127只雞,一天要提好幾桶水,扛好幾袋糧食,大雞一天喂一次,小雞長身體一天要喂兩次。

原本這些活兒對曾經的老蔡都不算什麼,但那一場大病過後,老蔡的身體大不如從前。

全部忙活下來他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嘴裡還是說著不要緊,邊說著還邊收拾雞籠。

被偷走的雞


老蔡的雞被偷走的事情,身邊親戚朋友都很少提起。

他自己也很少提,因為一想起來腦袋就嗡嗡響,這是他一直揮之不去的噩夢。

2016年5月14號,老蔡的手機上記下了這個日期。

他清楚地記得那天早上,他被狗吠聲叫醒,聽出來狗叫的聲音不對,他要出門看,卻發現門從外面被插上了。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一輩子都用在了養鬥雞上的老蔡


他當時第一反應是壞事兒了。

從窗戶跳出去,雞籠打開著,狗被下藥了,他感覺頭一下炸了。

一個一個的雞籠檢查,那些他從小照顧大的鬥雞,哪隻在哪個籠子裡,多大了,上過幾次“戰場”他都清清楚楚。

被偷了八十多隻雞,六、七十隻小雞,還有十五隻大雞,其中包括他兩隻種雞。

說著他還給我們指向照片牆上,他抱著的種雞。

“怎麼會那麼巧,丟的都是特別好的鬥雞?”他懷疑是身邊比較熟悉他這兒情況的人來偷的。

事情發生後,親戚和朋友都來這兒看他,姐姐、哥哥一家人都哭了,擔心他脾氣不好,又有高血壓,一下子丟了這麼多雞身體受不了。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老蔡和妻子


老蔡的確受不了,那些天他睡不著,閉上眼就是那些雞,一個夜裡能抽掉七包煙。

他自己去查,也拜託在火車站的朋友幫他盯著,打聽到這批雞轉賣到新疆了,他就找新疆的朋友在鬥雞場上幫他找。

他一直試著查這件事,相信遲早會露出馬腳。現在他在院子前前後後裝了四個攝像頭,外面路上也有攝像頭。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當天晚上他把一批小雞放在了床邊,才把部分中原雞的品種延續了下去。

但最令他傷心的,是這個打擊來自身邊人,他還是堅定的認為,這些人的目的不會實現的。

“他們越是嫉妒我,越要發展好。”兩年之後,老蔡從那次的損失慢慢緩過來了。


鬥雞就是鬥人


在開封城牆邊的草坪上,開封鬥雞協會2018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鬥雞比賽,在冬至這天打響了。

作為開封市鬥雞協會的會長,老蔡至今仍張羅著每場比賽。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城牆邊下的鬥雞場


比賽當天一大早,老蔡就騎著三輪車把準備好的橫幅、物料和三個大鐵籠運到了比賽地點。

但到了比賽的地方一看,老蔡立馬就火大了起來。

原本安排來打掃場地的人到現在還沒動手開始清理,場地還是亂七八糟的。

心急又生氣的老蔡放好東西就開始罵罵咧咧的拿著掃帚自己打掃,一邊打掃一邊罵這些人不負責任,氣的說要撤掉他們在協會的職務。

等老蔡打掃到差不多的時候,鬥雞場裡開始慢慢的人多了起來。

在正式比賽開始前,這裡已經聚集了一兩百人。

有鬥雞的提著雞籠,帶著藥膏、水和雞蛋,沒養鬥雞的看客們自備小板凳,等待著一場廝殺開始。

鬥雞江湖規矩甚多,開打前兩隻雞要上稱,同年齡,同重量(重量差距控制在三兩以內)的鬥雞才能打。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上場的雞要量體重


一場鬥雞比賽短則半小時,也有的長達三四個小時,現場的人圍著鬥雞站了個圈。

他們議論著兩隻雞打鬥的技術,腳法,當一隻鬥雞穩準狠地啄向了對手的眼睛,現場一陣叫好聲。

一場鬥雞比賽,有人看到讓兩隻雞打鬥的殘忍,也有人看個熱鬧氛圍,也有人為鬥雞打死不跑的精神叫好。

一直到中午,流連於鬥雞的很多人都沒有回家吃餃子,在附近買個燒餅又匆忙趕回了鬥雞場。

老蔡說,鬥雞其實是鬥人,比的是養雞人的技術和眼光。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鬥雞


對於這個70歲的老人來說,已經是時候找一個合適的人來做協會會長,只是他始終不願意妥協於現實。

因為沒有人再像他一樣把鬥雞放在主要位置,他們大多都為了利益而來。

寧缺毋濫,老蔡又要拗到底。

老蔡在老家的房子已經蓋好了,他指著照片中寬敞的大院子,說這兒能養鬥雞,那裡能打比賽,都規劃好了。

很快就要71歲了,他還在暢想著養出更多的鬥雞。


導演&後期 / 申佳鑫

攝像 / 昭宇 段天博

文案/ 石雲傑 奕茗

製片人/ 李江

中國最後的鬥雞人,70歲高齡養鬥雞60年,覺得雞比老婆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