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道:清代钱币一组

大清银币引发大众货币投资热情!据钱币收藏家协会发言人介绍,“大清银币”价值之所以较高,是因为存世量少。相较于这些年来,陆续在收藏界掀起热潮的翡翠、南红、文玩等等,钱币收藏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但也牢牢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属于自己的一票支持者。而借着“大清银币”的网络热潮,吸引了更多普通大众将投资视野转到了钱币收藏市场上。

清朝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币师们分别通过纯熟的技法和精良的手艺,最终将令人瞩目的大清货币铸造完成,并推行于市场。时至今天,经过几百年历史更迭的许多古钱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却因存世量稀少而火热走俏于藏品市场。

近日,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征集到一组大清银币,分别为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银样币和广东省造宣统元宝。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样币

雍道:清代钱币一组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使用白银制造而成,本身具有不凡的高贵价值。该钱币直径3.9cm,重26.7g。银币正面中间汉字“大清银币”,楷书端庄、厚重雄浑,尽显皇家威仪,左右两侧花枝点缀,上书满文“大清银币”,下书“宣统三年”。外圈为英文。银币背面长须飞龙环绕,中书汉字壹圆币值,下书英文壹圆币值,龙身周围祥云围绕。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突,鼻梁俏上,炯炯有神,呈跃出币面之势,十分壮观,具有西洋风格的立体美感和流畅线条。该钱币与其他不同之处在于,该币禁止流通,仅作为当时造币的样币,数量极为稀少,难能可贵。从钱币的鉴赏方面来说,这枚银币铸模深刻,自然氧化,缎面光泽,品相完好,实为难得,是清朝银币中的极品,极具收藏价值。又不可再生、数量稀少,图案雕刻精美、文字书写清秀有力,内容极为耐人寻味,银光闪闪、品相完整的钱币更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空间,因而其艺术收藏价值更是无法估测。

广东省造宣统元宝

雍道:清代钱币一组


该枚钱币直径3.9cm,重26.7g,钱币正面分为内圈和外圈两部分,内圈精刻有“宣统元宝”四字,外圈顶部则环绕着“广东省造”,底部铸币值“库平七钱二分”。顶部与底部之间,还印有两枚小花用于过渡。钱币背面则是将蟠龙图和英文环绕在一起,呈现出独特而又和谐的币面风格。该枚“广东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是广东省铸造局铸造,它的工艺非常不错,包浆是运用了浅金黄的颜色,既有十分强的光泽度,又不失柔和。虽是一枚小小的钱币,其历史文化意义却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清银币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迅速走高。同时,银币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它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这些珍稀的钱币记载了我国一段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