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早恋过的人,读不懂林黛玉的“尖酸犀利”

没有早恋过的人,读不懂林黛玉的“尖酸犀利”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可谓是冰清玉洁,才华横溢,越剧里唱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但是,即便是这么一个美丽、多才又多情的姑娘,也有被人诟病的缺点,那就是说话尖酸犀利,用薛宝钗的话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很多读者不喜欢林黛玉,也是因为这个。

但是我想说,如果你真的认为林黛玉是尖酸犀利,只能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读懂这个颦丫头。

关于林黛玉的“尖酸犀利”,主要体现在《红楼梦》的第八回《比通灵金銮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寒酸》,黛玉梨香院探望病中的宝钗,正巧遇到宝玉也在,所以黛玉才“半寒酸”地说了几句不轻不重的话,成了她尖酸犀利的证据。

那么,我们先从年龄上来分析。虽然宝黛钗三个人的年龄,书中虽没有明确交代,但是联系书中前后内容判断,第八回中,黛玉的年龄应该是11岁左右,宝玉和宝钗分别是12岁和14岁。一个11岁的姑娘,和尖酸犀利根本不沾边,顶多算是“童言无忌”。即使是现在,我们也不可能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使用尖酸犀利这种词。

没有早恋过的人,读不懂林黛玉的“尖酸犀利”

在第八回中,林黛玉到底说了什么话,让读者揪住小尾巴了呢?林黛玉去探望薛宝钗,进门看到宝玉也在,

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

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

黛玉笑说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随后,薛姨妈留宝玉黛玉吃酒,正要去暖酒呢,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

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傍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

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

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傍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

后来黛玉给薛姨妈解释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过馀,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没有早恋过的人,读不懂林黛玉的“尖酸犀利”

不管是进门时那句”我来的不巧了“,还是吃酒时那句”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听起来犀利,但黛玉却都巧妙地”圆“了回去,而且”圆“的周全又体面,所以说,黛玉本质上并不尖酸犀利,之所以说了这些话酸溜溜的话,恰恰是因为她和宝玉的情窦初开。

那时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彼此喜欢,心照不宣,但是在那样一个封建大家庭,他们却无法”捅破这层窗户纸“,得不到对方确切的回应,只能爱的小心翼翼,还要时不时地去试探下对方的心。他们自以为这份爱藏的很深,不会被人发现,但是,心中有爱,眼神不会骗,行动不会骗人,所以,贾府上下都知道她俩的小心思,而她俩却以为”骗“过了所有人。

由此推测,在梨香院,林黛玉两次尖酸犀利”吃醋“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薛姨妈和宝钗能”听懂“,在她的认知里,薛姨妈和宝钗能听懂的是她那周全的解释,唯有宝玉才能听出其中的”醋意“。

像不像我们读中学时,班里早恋的某对同学?那时候,同学间经常会有”某个男生和某个女生‘好’了“之类的八卦消息,可是这样的消息是哪来的呢?既不是某男生传出来的,也不是某女生传出来的,而是同学们自己”观察“到的。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可能不会说出”喜欢“二字,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流露出对彼此的爱慕。

没有早恋过的人,读不懂林黛玉的“尖酸犀利”

如果此类八卦消息中的”男主角“,某天和另外一个女生多说了几句话,”女主角“必然也会使小性子,发脾气,”男主角“定然也会脸红脖子粗地,去上赶着”哄“她,直到让她笑了,”男主角“才能吃下一颗定心丸。同学们只当是俩人“打情骂俏”,谁会去说这个女生尖酸犀利呢?

宝玉和黛玉,不就是上学时候早恋的我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