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思政劉震老師:從“萬人迷”到“活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推動者”

作者 夏璐

“我們這個課是國內第一個上線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慕課,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確實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劉震老師如是說。

而這一吃,就吃出了一個風靡思政課的“萬人迷”——劉震老師。這門馬克思主義原理慕課從13年底開始申請,到14年9月課程第一次上線,選課人數就超過了13000多人。“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同時給10000人上課,這是劉老師“萬人迷”稱號的由來。

截至目前,馬克思主義原理慕課(簡稱馬原課)的線上線下教學活動,以及其他高校藉助這門課來做的課程教學改革,累計惠及了超過20萬名學生。

如果不是慕課,我這一生都不可能教出20多萬名學生的!

——劉震老師感嘆道


“當時的想法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升教學的質量。我個人接觸慕課比較早,我們也有團隊想把技術運用到課程上來。”劉震老師介紹。在傳統教學課堂上,老師要面向不同的學生,多次講授馬原課理論及基本原理、知識,這樣重複性的知識傳授,是不是可以藉助互聯網慕課的形式更好的實現?馬原課的改革對於教師和學生,是否值得一試?

想做就做!劉震老師對慕課的滿腔熱情,得到了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等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團隊從內容和技術層面製作慕課,而學校給予團隊具體方向上的支持。

為了支持慕課,陳校長推進了馬原課程考核制度上的改革——在14年9月份線上選修馬原課的學生,只要完成相應的學習環節,並且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線下討論,考試,就能修到學分,這一屆清華大學有1000多位學生是通過慕課來修到學分的,這也極大地推動了馬原慕課能在清華的線上課程中得到迅速地推廣。

這次慕課上線的數據反饋,也鼓勵了劉震老師帶領團隊不斷改進馬原課的教學的熱情。劉老師認為,“慕課的推進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不僅是技術上的,更重要的是內容上的。慕課對於教學設計是需要整個重構的,它的教學性質要符合碎片化學習的特性,然而在重構的過程中,又要保證知識的整體性和一致性,這就要求老師對這門課程能把握精準,恰如其分地切分知識點。”

其實,2014年慕課項目啟動之前,在13年9月份的線下課上,劉震老師就有意識地對課程內容做了碎片化的拆分,在課程框架上做了梳理。為了保證課程的順利上線,劉震老師專門組建了兩支團隊,一個專門做技術——錄製、剪輯、翻譯視頻,準備音頻、圖片的素材;另一個專門做內容-碎片化拆分和跟教學相關的設計——每一講內容需要配什麼樣的閱讀材料?該組織什麼樣的線下討論?提供什麼樣的習題?並最終落實到線下的討論,發展混合式教學。通過這兩支團隊的配合,來保證教學設計的質量和課程的整體性。

在慕課的設計上,劉老師提到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傳統教學上,劉老師對於課程內容早已爛熟於心,講課時適時更新一些案例和數據就能是一堂標準的線下課,但在慕課平臺上,劉老師的課件每一年都在變,都在改。劉老師認為,慕課給了教師一個更好的舞臺,是挑戰,也是樂趣。

清華思政劉震老師:從“萬人迷”到“活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推動者”

在劉震老師看來,馬原課是對於學生價值觀有著重大影響的課程體系。所以團隊在準備課程的時候,便立足了一個更大的思考點,“既然我們已經看到了互聯網+這個教育形式的趨勢和改變,那麼我們的內容供給是什麼?一定不能都是西方的價值體系,我們需要有自己國家的價值體系,陣地需要佔領,這是一個教育主權的體現。”劉震老師的這段話鏗鏘有力。

劉震老師認為“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互聯網上連馬原課程都接觸不到,那其實是一個重大的缺失”。所以作為清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教授,劉震老師提到“我們把課程推出來的時候,確實是基於這種使命感:我們必須要讓我們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我們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在互聯網上有讓學生、大眾學習和了解到‘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原理,這是最根本的,這不是隻針對學生,針對大眾,而是對於社會、對於國家,馬原上慕課平臺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劉震老師的馬原慕課前言中,提到“妖魔化的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我們這門課,就是要正本清源,還原馬克思主義一個真實的面貌,我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知識體系,是一個理論體系,基於我們的信仰和價值觀,基於這種科學的理論體系之上,建立的價值觀和信仰。”對於學生而言,劉老師也反覆強調,要先去了解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在此之上建立起來的相關信仰和價值體系,那才是牢固的、科學的。

清華思政劉震老師:從“萬人迷”到“活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推動者”

劉震老師談到,馬克思主義原理這門思政課比一般的課要難上很多。如何讓思政課變得有趣?變得讓學生覺得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而是一門能帶來真正知識體系,思想體系,價值體系的學習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灌輸是沒有市場的,必須以引導為主,以教學相長來促進。以前都是教師為主,滿堂灌,現在則是教師發揮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與學的過程,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哪方面都不能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思政課,對馬原來說至關重要,否則學會就會人在心不在。”這是劉老師多年思政課教學的真實感受。

劉老師建議正在接觸慕課或者預備做慕課的老師都要去思考做慕課的初衷是什麼,目的是什麼,這是方向上的把控。劉老師指出,對於教學來說,慕課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把它當作一種工具,是服務於自己教學任務的,唯一的初衷就是提升教學質量;而另一種,就是把他當作一種知識傳播的途徑,達到讓更多人接受到知識的目的,那就要做好課程的設計和安排。

在採訪中,劉老師認為,“慕課讓我更多地認識到教學這件事情是永無止境的,對於教學方法的探索,對於教學成果的實踐,和對於教學質量的追求,都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劉震老師給我們打了一個比方,“教學就像一個大海綿一樣,灑多少水都能吸收,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上活課程就是一個老師的責任感和擔當的體現。”劉老師認為,作為一個教師,活學活用非常重要,今天是活用慕課——線上普適性教育,線下分組討論,重點議題討論,開展混合式教學,而下一階段,可能還有其他的新的東西,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變化,對於一個老師來說,都要去主動掌握、主動利用方法提升自己。


清華思政劉震老師:從“萬人迷”到“活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推動者”

在下一步的慕課教學中,劉老師計劃根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幾個大的主題加以細化,尤其是針對政治經濟學,對於經管學院的學生需要的專業必修課加以延伸,並圍繞相關課題做研究。

劉老師坦言,慕課更主要的作用是我們豐富教學的一個手段,對於社會學習者,慕課的教學可能到這個階段就可以,但對大學來說,如何用好慕課來完善和豐富我們的教學,這個是根本性的,所以基於慕課的教學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混合式教學上來。

活教、活學、活用是慕課的根本,慕課就是從服務教學這個基礎來,最終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而劉震老師作為一個馬原慕課先行者,更是在不斷地教學改革過程中,將自己也鍛鍊成為了“活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推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