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2亿美元!抢滩越南,谁是赢家?(驻扎越南10年的中国商人亲口讲述)

微信公众号(chinashippinggazette)

获取更多内容

在这片看似闪闪发光的土地下,还剩下多少真金白银呢?


4822亿美元!抢滩越南,谁是赢家?(驻扎越南10年的中国商人亲口讲述)

在距离中国不远的地方,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正悄然崛起,成为不少人眼中新生的“掘金之地”。

毛文文,中国某航运物流公司驻越南公司负责人,被派往越南工作生活了近10年,亲眼目睹了这片土地从封闭到逐渐开放繁荣的沧桑变化。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朋。”过去一年多,毛文文亲眼看到自己所在的办公地点附近,冒出许多从中国各地来到这里开展业务的物流、贸易公司。她还能清楚地记得,从中国江苏的昆山到越南北宁、北江的陆运路线,2018年一年间,运量增长达20%。

窥一斑而知全豹。

近年来,越南实施“外向经济政策”,大量引进外资企业进驻,带动了当地进出口的迅猛发展。据越南《人民报》报道,2018年,越南全国货物进出口额约为482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商品总额约为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商品总额约为2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贸易顺差为72亿美元,其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

在“闪闪发光”的商机魅影下,关于越南的讨论也渐次升温。


为什么是越南?

为什么是越南?当巨大的外资洪流涌入越南——这个国土面积仅和中国云南省差不多的国家时,质疑声此起彼伏。

经贸领域专家黄胜辉认为,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读。在他看来,越南的崛起是中国经济转型与越南整体发展水平结合的产物。

随着中国经济驶向“快车道”,生产要素成本水涨船高,劳动力、土地、税收、环保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升。“在有些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甚至一度影响到了用水用电。”黄胜辉举例称,夏季用电高峰期,在制造业最为密集的珠三角以及浙江等地,电网有时会不堪重负,生产片区不得不采取轮流断电的方式,以确保电网安全。

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客观上成就了越南的发展。嗅觉敏锐的中国商人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越南考察并布点。

为什么是越南?也与其整体国情密不可分。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看来,越南无论从国家治理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还是人员整体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比之东南亚其他国家都略胜一筹,这也是它能够崛起的“内在原因”。

长期工作在越南的毛文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越南有大把的年轻劳动力,加上当地正在向外向型经济转型,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外资企业诸多优惠政策,如‘四免九减半’(即投资越南的外资企业,前四年免税,后九年只收一半的税),也是越南吸引外资的加分项。”据她观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日韩及中国企业来到这里掘金,以纺织、光伏、家具等领域居多。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受关税影响较大的生产企业也悄然出现在毛文文们的身边。

受制于其体量及供应链等方面限制,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然而,在专家看来,短时间内,越南还会有一段快速发展的道路。

4822亿美元!抢滩越南,谁是赢家?(驻扎越南10年的中国商人亲口讲述)

越南胡志明市的夜晚,车流聚集,人头攒动,充满魔幻色彩,极具现代化气息


生意好做吗?

越南声名鹊起,使其在一些人眼中成为了“流淌着蜂蜜与牛奶”的地方。果真如此吗?在这片看似闪闪发光的土地下,还剩下多少真金白银呢?

在越南市场深耕10年的毛文文眼中,现实略显“骨感”。

“相比中国,越南的经商效率很低。”毛文文略显无奈,“在中国,几天就能办理的业务,在越南通常会拖延几周乃至几个月,这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开工进度,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她认为这和当地地方政府政策不够灵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较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滩越南,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且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具体到物流领域,毛文文观察到,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只要有货源,拉几个人就能做起来,但想要快速发展壮大,并形成规模,会受到较大制约。

以经营集装箱车队为例,越南政府要求只有与本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方可开展大型业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外资企业进入的难度。

此外,还有适应当地环境的问题。“比如要以恰当的方式管理当地司机,和当地警察及路政等相关领域人员打交道,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都让人头疼。”毛文文直言。

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制约下,目前,在越南货代物流等领域,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主要是当地的本土企业,以及实力雄厚并在当地拥有庞大货源及客源的日资公司。

同时,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接近饱和。毛文文直言:“现在并不存在大片的处女地,想要进入当地市场并发展,就要挤掉其他早已扎根于此的企业,而这,显然并非易事。”

事实上,越南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非在一夜之间完成。“并没有感到亟需向这个市场里填充些什么。”毛文文坦言。


谁才是赢家?

在毛文文看来,越南市场的确是一块“可口的蛋糕”,然而想要分得一杯羹,却并不似表面看来那般容易。

她建议,航运物流领域的企业当下想要布局越南,一定要有充足的客源,比如与国内具备条件的厂商携手开拓。

“蛋糕越是诱人,想吃的人就越多”。在竞争者林立的状况下,新进入者要想掘出真金白银,就一定要创新思路,打出“特色牌”。

在这方面,黄胜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想要事半功倍,需尽其所能,提高运输效率。兼顾进口与出口两方面。”简而言之,在出口越南之前,也要考虑通过何种途径,提高返程装载率。

“越南存在大量中资企业,这是天然优势,航运物流企业可提前与之接洽,寻找合作契机。”黄胜辉说,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释放的政策红利,以及消费升级等趋势,也为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少布局越南的海外企业,有意与中国开展贸易合作,这些都是中国航运物流企业的潜在客户,中国企业可提前获悉其货源信息,为提高回程满载率奠定基础。

黄胜辉建议,企业可以尝试延展产业链,开展更具附加值的业务,如在越南建立海外仓,并将业务链条从越南延展到欧美和日韩等地。

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越南当地的航运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十大港口中,并未有任何一个越南港口跻身其中,此外,该国也没有像样的船队,航运力量明显不足。“航运物流企业可把握时机,在抵达越南的同时,将当地的货物集箱、拼箱、顺路输送到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在最大范围内增加利润额度。”黄胜辉如是说。

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怠。

王孝松还特别提到,在投资越南前,航运物流企业要提前了解当地未来数月的生产及出口计划,以及政策动向等问题,便于提前谋划,未雨绸缪。

毛文文任职的航运物流公司目前已在越南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其所在地区取得了货运量排名第一的不俗成绩。“这主要归功于公司布局较早。通过十年的摸爬滚打,客源日积月累,公司已逐渐深入当地,并与大环境紧密融合。”毛文文语带自豪。在她看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任何没有根基的热情,最终都会被“雨打风吹去”。


· END ·

4822亿美元!抢滩越南,谁是赢家?(驻扎越南10年的中国商人亲口讲述)

欲购买《中国航务周刊》2018年度特刊,请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