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2013年,我成为一名社区矫正社工。在做好日常教育帮扶工作之余,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服务对象普遍文化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艺术手法消除社区服刑人员刚进社区矫正时的迷茫,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区矫正,增强他们的在刑意识。所谓实践出真知,想法虽好但不加以实践只是纸上谈兵。所以,自2015年3月开始,我将这些想法逐步融入进教育矫正实际工作中去,将社区矫正和艺术绘画结合在一起,“张珍华艺术矫正工作室”正式成立了。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2017年,我以农民画的形式描述了社区矫正的全部流程。今年,我以九宫格的形式展现出社区矫正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入矫宣告。这一次创新的目的在于:一是分块分任务共同合作,增进社区服刑人员的合作能力;二是通过合作交流,促进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交能力;三是在绘画过程中宣泄情感,让社区服刑人员释放心理压力;四是利用小组模式,提升在刑意识,顺利回归社会。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农民画—“九宫格”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农民画的绘制过程也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有的服务对象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绘画,需要从绘画工具的使用等基础知识从头学起,有的服务对象以前接触过但没有深入学习,就需要从颜色的搭配开始起步,逐渐过渡。为了让社区服刑人员调整心态,从而能更快更好地通过艺术矫正来进行心理调适,我通过九宫格的形式创造一个团体合作的机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服务对象增进团体意识,学会画画的同时,也丰富了社区矫正教育形式。学会了守法,也学会了齐心协力。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艺术,能逐步修养人的道德品位,能让绘画者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直面心理压力,并找到恰当的释放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心灵上的沼泽地,从而做到自我调适,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完成自我规划,真正做到“我也可以”!同时,通过艺术矫正这个平台,告诉他们:“只要有信心,我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我始终认为,一幅作品的好坏和一个人的好坏是一样的,能给他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通过农民画这样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辅助教育矫正工作,这是艺术赋予社区矫正的魅力,更是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在给服务对象做评估时,对象陈某表示:“张老师,以后教育矫正的课程中还会有农民画课吗?我还想参加这个集体活动,我在画画中,找回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对象王某则表示:“这一次,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今后更加自信的适应社会,这是我的心声。谢谢你们提供的机会,你们是我人生当中认识的最美的社工。”

我想说:“通过农民画这样的艺术形式结合社区矫正工作,是一次尝试和突破。也谢谢你们对艺术矫正的信任和配合,在社区服刑中,认真的悔改,永不放弃自己,看到你们每一个人都顺顺利利的回归社会,这才是我最大的安慰。”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张珍华艺术矫正工作室”通过这三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果,但我从不满足于现状。我将继续在这社区矫正这片热土上挥洒我的汗水,不断探索艺术矫正的无限可能,侧身践行,兢兢业业。

「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法文化」社工日志:艺术矫正让我成为“最美社工”

长按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