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我在任職風險投資公司項目投資顧問的時候,接觸了很多創業者,發現了一個很容易被大家誤解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往往認為專業能力過硬,或者說是問題解決能力強的人,創業成功率更高,其事業與人生也容易成功。

但實際情況卻是,決定一個人事業是否成功,甚至是人生是否成功,靠的不僅僅是問題的解決能力,很多創業失敗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為別人打工時攻城略地,無往不利,但是當自己創業時,卻說不出什麼原因,總之就是力不從心。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這通常是因為,這個人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尤其是善於解決專業性很強的問題的人。但是,在創業時,比專業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選擇能力,而決定一家創業公司成敗的關鍵因素,往往就是幾個,甚至是一個正確的市場選擇。

同樣的,人生的贏家更不是那些專業能力很強,或者說,那些善於解決特定問題的人,成功的同樣是善於選擇的人。但是,現在有太多的專業人才錯誤地認為,自己能為別人賺錢,自己創業也一樣能為自己賺錢,但往往因為這種錯覺而陷入困境。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難道說善於解決專業問題的人就不適合創業嗎?並不是這樣,只是分工不同,這個時代是一個合夥人的時代,大家可以發揮各自所長,組建一個團隊,其中善於解決專業內問題的人則適合做產品總監。而所謂善於選擇的人,並不是猜得準、感覺好,選擇能力是經驗、格局、眼光、能力的綜合體現,這樣的人可能專業領域並不擅長,但最擅長的專業就是做一個創業公司的當家人。

就如馬雲,那麼成功的企業家,也自認自己戰略選擇能力是強項,執行能力是弱項,於是,其聘請了很多擅長執行的人才與專業領域人才來實現自己的構想與選擇。和馬雲比起來,我們又有什麼信心與能力做好自己不擅長的事呢?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當然,選擇能力也是可以鍛鍊和學習的,如果你已經創業,並且正是當家人,卻又並不擅長判斷與選擇,那就一定要學習與修煉選擇能力,這種能力由知識、見識、思維方式、趨勢預判等多方面因素構成。想學習這種能力,就要養成堅持看宏觀及行業新聞動態、學習行業相關知識、多研究行業內其它公司等,尤其是國家政策與最新科技,這兩點,最容易改變與體現出趨勢的變化,對做出選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多看,多思考,多做判斷與選擇,因為選擇能力也是一種經驗和感覺的積累,善於選擇的人一定也是經常去選擇的人。當你習慣去做選擇時,你會慢慢形成一種直覺,這種直覺慢慢會提高你選擇的正確性。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比如我,2009年我在清華大學任教EMBA總裁班時,在出版的教材中提出了“免費營銷”、“體驗營銷”等當時聽起來有些不找邊際的論點,9年來,隨著體驗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的重視,360等依靠免費模式發展起來的企業不斷湧現,逐步證明了我當初對一些市場趨勢的判斷是正確的。

還有,我在2013年撰文,判斷百貨業將慢慢沒落,我便極力反對我們公司的餐飲店開在百貨商店裡,5年後來看,這個選擇也是正確的。在2014年,我在論壇發言的時候說過,基於互聯網的新形態社區便利店會高速發展,兩年後行業開始爆發。

史光起:創業前需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類型

類似的預測與判斷,經常看我公眾號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由此可見,我的能力特點是一個善於判斷和選擇的人,但這不是天生的,也是我總是喜歡做這些判斷,總做就有感覺了,另外,因為我幾乎每年都要到不同國家,去學習與感受他們的商業文明。同時不斷關注行業內的資訊、政策、新聞、科技進步,並且養成了對趨勢進行判斷,對方向進行主動選擇的習慣。

總結一下:看清別人是聰明,看清自己是智慧。哪怕是天才,也不可能勝任所有工作,所以,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藉助別人的能力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才能成就事業,乃至成為人生的贏家。

作者簡介:美國Tutti Frutti餐飲連鎖中國區CEO、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特聘講師。連續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