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將建實名查驗登記平台 提升監管「穿透」能力

8月29日,記者從銀保監會獲悉,保險業將建立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用於保險實名信息查驗、登記和保險賬戶管理,旨在規範保險業務行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6月份,銀保監會曾下發《保險實名登記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對保險實名登記的信息、平臺和賬戶、身份證核對和實名信息安全管理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平臺和保險公司都會要求保險用戶填寫信息,但可能沒有監管層規範的詳細,而監管層統一實名驗證平臺後,有利於加強風控。

每一投保人對應唯一保險賬戶

據介紹,保險實名登記是指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及其從業人員在為投保人、被保險人等辦理保險業務時,按照要求核對身份證件,並查驗和登記身份證件類型、證件號碼以及手機號碼等實名信息的行為。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委託、指導第三方機構承擔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在該平臺上,每一投保人對應唯一保險賬戶。保險機構通過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進行實名信息查驗的,應當將完整的實名信息提交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應當將信息向相關外部數據庫實時核對,或者通過自有數據庫實時核對,並將有關情況反饋給保險機構。

上述負責人表示,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及其從業人員被認定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銀保監會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其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實施聯合懲戒。投保人、被保險人等存在使用虛假身份證件、冒用他人名義、提供虛假信息等行為的,銀保監會將根據相關規定,將其納入失信行為記錄名單。

業內:有利於維護消費者利益

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銀保監會再次就建立保險實名查驗登記平臺表態,代表了監管層對建立平臺的決心,同時也有利於風險管控,積累行業數據。

“保險實名登記主要是為了規範保險市場的一些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因為現在有很多保險產品是通過中介銷售的,這中間有一些不規範的行為,也就是說中介掌握客戶的信息資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介掌握信息後並沒有把客戶的真實信息給保險公司,這也是不規範行為的根本原因。而實名制也正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

至於對行業的影響,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有利於消費者和市場的認知。“現在由於人們對保險認知的逐步深入,每個人的保單可能不僅僅只有一個,尤其是隨著碎片化、互聯網保單的興起,消費者的保單數量也在增加,但通常消費者對於大額保單保存或者印象深刻之外,很多小保單容易被遺忘掉。”新一站保險總經理助理李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名登記平臺可以給消費者一個入口,便於消費者一鍵管理自己的保單。

而在市場方面,李陽認為,有監管層牽頭來做這個,既可以讓行業有一個明確的規則,也可以推動行業的發展。

有保險業內人士稱,進行實名登記,可以防範一些不道德行為發生,保險實名登記管理平臺更有利於監管。唯一保險賬戶的設立,不僅可促進保險業進一步迴歸保障屬性,服務實體經濟,維護個人金融安全,並通過公共數據的聯動,支持保險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還能提升監管“穿透”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