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小張在一家知名的餐飲連鎖公司做店長,工作了多年,還幫公司開了幾新家店,整個業務流程更是非常的熟悉了,小張眼看著自己管理的餐飲店很賺錢,就想著自己創業開店,做老闆,於是,結束了勞動合約,就辭職了。他想做的也是蛋糕飲料為主的輕餐飲,因為業態熟悉,有經驗。第一步就是選址,選址目標是一家生意很興旺,人流量比較大的購物中心。

但是,給他的第一個打擊就是,按照他給公司打工時掌握的情況,在這種市裡一線購物中心裡開一家80平米的小型餐飲店,租金應在每月2.5萬左右就能拿下,可實際找購物中心招商部去談時,小張看中的位置,購物中心開價3.8萬,還不還價,銷售額超標還要按比例提成,而且租約1年一簽。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而且小張突然發現,原來打交道時總是面帶笑容,非常好說話的購物中心招商部人員,突然變的冷冰冰且強勢。幾家人氣最好的購物中心轉下來,情況差不多一樣,最後小張選擇了一家很紅火的購物中心裡,相對比較偏的一個位置,這兒的情況是,本來是公共區域,購物中心剛剛開發這個角落,改造成了餐飲區,因為人氣差,租金才比較便宜,對入駐品牌的要求也相對低一些。

場地有了,業務上小張很熟悉,模式基本就是複製老東家的餐飲店,店面裝修、渠道進貨、人員招聘、產品製作等業務,小張都是駕輕就熟,兩個月後,一切就緒,開門營業。此時小張手裡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只夠日常週轉,已經不夠下一季的房租了,只能指望營業流水快點上來,緩解資金鍊壓力,但是,現實卻與小張的預期有很大差距,每月固定成本,也就是房租、水電、人工這些,將近4萬,加上原材料之類的可變成本,攤分到每天,平均流水要做到1800元才能保證收支平衡。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但因為門店位置偏,新創品牌又沒影響力,每天平均流水勉強才能做到800多元。但是看著這塊新開發的場地慢慢人氣在增加,估計養一陣就會有起色,可小張手裡的資金已經告急了,一個月收入才兩萬多塊,連房租都出不來。最後小張一狠心,把原材料換成了二等品,這下節約了40%原材料成本,同時辭退了兩名員工。

營銷策略上,因為覺得位置偏,人流量少,所以改變了最初只針對年輕女性為主的定位,大量派發傳單,只要經過的人都往店裡拉,同時把個性化的餐品口味調整為了適合大眾的口味。一番調整之後,勉勉強強做到了收支平衡,接下來,小張就指望著挺到這片新開發的餐飲區能儘快紅火起來。

小張預料的沒錯,這塊場地越來人流量越大,但奇怪的是,他的生意卻每況愈下,流水不漲反跌,最後不得不中途撤店,交給購物中心的押金也打了水漂。總結一下,小張的這次創業開店失敗,歸結起來犯了4個錯誤: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錯誤1:錯估小品牌的力量

小張一直把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大品牌的運營方式與品牌能力,套在自己的初創品牌上,比如在和購物中心談判時,以為招商部也會像對待老東家品牌那樣,給自己一樣的條件,結果相差很遠,因為購物中心會根據入駐品牌的影響力,以及能給購物中心帶來的綜合收益,確定房租等政策,比如一些新開的場地,購物中心甚至會免租一年提供給知名大品牌,用來帶動新場地人氣,這顯然是小品牌不可能享有的待遇。

還有,小張覺得老東家有些店開的位置也不是很好,效益也不錯,認為只要管理與營銷跟得上,自己也可以把門店開在位置一般的地方,但事卻是,知名品牌的品牌號召力非常強,可以為這片場地帶來人氣,而不知名的品牌,只能靠場地的人氣來帶動自己的店,錯估估計了自身品牌的力量,損失不可避免。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錯誤2:消費者定位動搖

小張因為看場地的客流太少,為了多抓一些顧客,放棄了最初本來很精準的定位,什麼顧客都開始招攬,成了一個面對大眾的品牌,餐品也不得不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做了調整。短期看來是有效果的,但長期來看,無異於自斷前程。

因為,就如開始講的那樣,在今天這個市場充分細分的時代裡,大品牌都不敢通吃,一個小品牌不能通過細分定位來打造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妄想抓住所有消費者,結果必然導致缺少特色,最終被所有顧客所遺棄。而且,開店的位置越不好,越需要用特色來吸引精準顧客,反而是位置好的店,可以做大眾市場,來充分利用客流量,小張則是背道而馳,雖然最初他很清楚這點,但是面對資金壓力做了妥協,也為失敗埋下了隱患。所以,切不可為了眼前利益而隨意改變經營策略。

錯誤3:沒能堅持品質

生意不好,壓力就大了,必然想到壓縮成本,這本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在餐品,這個經營根本上抽條放水,結果一定是雪上加霜,進入惡性循環。產品永遠是市場交易的根本與核心,削減產品的核心價值是最要不得的。想一想,顧客為什麼願意花錢買你的東西?就是看中了這樣東西帶來的價值嘛,價值都沒了,誰還會掏錢去買?就算上當了一次,還會有第二次嗎?沒有回頭客的生意就是無源之水,早晚完蛋。其實小張也清楚這點,只是迫於資金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失敗的結果也是必然的。

史光起:從一個失敗案例看清四個創業失敗因素

問題4:資金準備不足

首先要清楚一點,一個生意是否能賺錢,和有沒有錢無關,看的是模式,有錢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是缺錢卻可能導致失敗,大家要對資金有充分的認識,有些餐飲老闆覺得只要資金大,就能賺到錢,其實這是不對的,而有些老闆又資金準備不足,指望著賺一個花一個,這樣做生意肯定也是很危險的。

經營中的資金就像軍隊中的糧草,你有山一樣多的糧食也不一定能打勝仗,但糧草要是不足,軍心首先就亂了,進而影響作戰,最終必然失敗。餐飲開店也一樣,一定要預留出一分錢不賺,也能至少挺六個月的現金,否則就會非常被動,最可惜的則是功敗垂成。

而小張最初的資金規劃與使用就是不正確的,先是錯誤估計了房租成本,後面又錯誤估計了營收能力,導致資金鍊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這也導致了他後來不得不走那兩招,改變定位和偷工減料的臭棋,即使是等到了太陽昇起,卻沒能等來照耀他的那縷曙光。

作者簡介:美國Tutti Frutti餐飲連鎖中國區CEO、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特聘講師。連續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