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1、行業選擇的誤區:

創業者在創業項目選擇上大多都會首選最賺錢的行業,覺得在賺錢的行業裡才容易賺到錢。這個似乎很符合邏輯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越賺錢的行業競爭越激烈,專業化程度越高,失敗的風險也越大。.此時應將著眼點放在自身優勢上,寧做龍頭不做鳳尾,同時,重點關注行業的前景。對於能力與資源都有限的創業者切忌盲目跟風口,往往過了紅利期的風口都是資本絞肉機。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2、合夥人的誤區:

首先確定一點,在當下的市場環境裡,得力的合夥人是創業時非常必要的,但選擇什麼樣的合夥人更重要。我們選擇合夥人無外乎看四點:有錢、有資源、有能力、有人品。我們往往最看重前兩點,其實,決定合作成敗的卻是後兩點。尤其是合夥人的人品要是有問題,內訌散夥幾乎不可避免,能力方面則需要的是互補,而非相同的能力,或是籠統的“有能力”。

3、產品的誤區:

很多創業者最求完美,總是覺得產品不夠好,怕打不過競爭對手,怕消費者不喜歡。其實,在如今的快節奏市場環境下,產品需要快速替代,讓消費者成為你們的產品設計師,讓市場檢驗產品、完善產品,這樣才是產品競爭力的根本,像以往那樣十年磨一劍的方式出產品,基本上沒有消費者會買賬,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在不停的進化與奔跑並時刻保持與消費者的溝通。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4、目標消費者的誤區:

我們都知道,要找準目標顧客,可是,大部分創業者在一些市場假象面前往往就找不準目標顧客。所謂目標顧客,從市場角度反推回來,就是那些需要你商品給他帶來想要的價值的人。可是,因為定位模糊或傳播問題,導致很多購買了你們商品的顧客並不是你們真正的目標顧客。結果表錯了情,會越做越累,市場難見起色。比如,你們是做高檔服裝的,卻做了一次大幅度打折促銷,當價格低於低端同類商品時,來的自然都是圖小便宜的人,這顯然不是你們的目標顧客,按照這些顧客做分析,顯然得出的就是更加錯誤的市場結論。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5、宣傳的誤區:

很多創業者認為,只有宣傳才能增加銷售,理論上是這樣的,大部分公司也是這麼做的,可是,作為初創公司,資金有限,市場運作能力也有限,廣告宣傳就像興奮劑,強行拉動的銷售很有限,慢慢銷售利潤補不上推廣支出,公司就做死了。初創公司一定要以銷帶宣,學會不靠推廣賣貨,雖然一開始很難,但是轉換了思維,掌握了方法,路會越走越寬。反之,不能造血的公司遲早會崩盤。

6、融資的誤區:

很多創業者把心思都放在瞭如何拿到投資上——撰寫BP、提煉概念、聯繫風投,對公司的業務反到關注不足。還有的創業者在創業前就想融資,覺得有錢做後盾才踏實,才敢幹。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認識。千萬不要看那些風口上不賺錢還不斷有人給注資的項目,首先那是未來極其前景的項目和公司,那樣的公司最後一個行業也就能活下來一兩家,絕大多數公司還是要看自身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來獲取融資的。創業者要把精力全部投在經營上,公司做好了,風投就主動來找你了,反之,跟著風投屁股後面跑也拿不到融資。一定要樹立這樣的正確觀念——不是有錢了才能把公司做好,而是做好了公司才會有錢。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8、用人的誤區:

這個環節也有很多問題可談,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招人時太快——覺得差不多就招進來了,結果不是在專業能力上出問題,就是在人品上出問題。當然,這和創業小公司招人難有很大關係,但必須做到寧缺毋濫,否則,一家小公司本就沒多少人,一兩個不良員工就可能給公司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以10個人的創業公司為例,有兩個不良員工就佔比20%了!比起招到不良員工,發現員工不稱職,卻不能果斷裁人,則是更大的危機,前面提到了,創業公司員工較少,可能都擠在一個辦公室裡,一個人品不好、或是消極懶惰的員工,很快就會把不良習慣或消極情緒傳染給整個辦公室。因此,除了注意招人時謹慎甄選,裁人時更要果斷迅速。

史光起:破解九個創業誤區——幫助初創公司度過高危期

9、資金誤區:

一般小型初創公司都沒有財務總監級別的合夥人或員工,所以這樣的公司財務意識和掌控能力都較弱。通過大數據可以看到,最近十年的失敗創業公司中,死於資金鍊斷裂的在逐年遞增,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創業公司多是互聯網或新形態公司,管理者缺少傳統公司紮實的管理基礎與資金鍊管理能力。因此,創業公司必須提高資金安全意識與合理使用規劃,現金流是公司的血液、命脈,必須上升到戰略層面。

更多相關資訊請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點擊上方關注,與作者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